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语文高一必修《故都的秋》逐字稿

zhuzigao 2024-12-30 10:12:58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X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故都的秋》。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同学们,一年有四季 —— 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秋天可以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天可以是刘禹锡的《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呀,诗坛不光一味悲秋,其中也不乏一些赞秋的积极之作。今天,我们同样要学习一篇郁达夫先生描写秋天的散文,那郁达夫笔下的秋天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故都的秋》。

二、新课教学

背景与预习问题解答

师:老师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相信大家也都完成了任务,那老师现在就有几个问题,等着大家的回答。第一题,“故都” 指的是哪里呢?你的手举得最高,就你吧。哦,北平,非常好。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起名《北平的秋》,而用《故都的秋》?我听到有的同学说 “历史厚重感”。我要为你点个赞。确实,北平在历史上,曾做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这确实是体现了北平的历史悠久。

师:看来,大家的预习都很充分,那么,第二题,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什么呢?你已经迫不及待了,你来。大家说他的介绍怎么样?生动形象,仿佛已经感受到了那个充满压抑、恐吓的白色恐怖时期,非常好,请坐。

朗读与问题思考

师: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自由读课文,你可以大声地朗读,也可以快速地略读,还可以静静地默读。同时,边读边与同桌合作解决 PPT 上的几个问题。问题一、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问题二、这篇文章围绕秋天,都刻画了哪些景物?好,开始你们的讨论吧。大家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大家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那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首先,第一题,这篇文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你的眼神充满了自信,就你吧。

生:本文是按照总 - 分 - 总的结构,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师:而且有一个小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还自觉说出了文章总写了什么,分写了什么。这种深入思考的行为,希望大家都能够借鉴学习。

师:下一个问题,文章刻画了哪些景物?你终于鼓起勇气举手了,快站起来吧。嗯,回答得细致到位、有理有据。是啊,这不仅是一幅 “静、清、悲凉” 的北国秋景,而且还是一幅 “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树” 融汇一体的北国秋景,那作者又是怎样细致刻画的呢?

句子分析与小组讨论

师:现在再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找一找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家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大家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第一组,看来信心满满啊,你们想分享的是?

生:“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师:是啊,槐树、牵牛花、日光,这种秋意可以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那 “漏下来” 换成 “照过来”“射下来”,可以吗?第二组的小组长已经迫不及待了,你来说说。嗯,他说,“漏” 富有表现力,生动地表现出日光从叶子中穿透的情景。是啊,一个 “漏” 字,是不是都会想到那些稀疏的光线射下来的情状啊。作者字词的拿捏是多么的准确啊。

师:第三组,你们有什么想要分享的?

生: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师:那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嗯,你们已经懂得从深层次情感的角度去探索问题了,看来,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还是有很大成效的呀。是啊,秋天的树木那么多,作者不写高大的槐树,不写笔挺的杨树。却只写了一片落蕊,这样一幅凋零、破败的场景,不正迎合了前面所说的清、静、悲凉吗。

三、巩固提高

师:同学们,既然前面重点写北国的秋天,那么文章结尾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对的,是为了与北国之秋形成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的悲凉,更突出作者悲凉的心境,表达自己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四、课堂小结

师:让我们一起来想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讲了哪些内容呢?是的,我们讲解了文章的背景,文章的结构,文章涉及的景物等,体会到了作者对于故都秋天的喜爱。

五、作业布置

师:同学们,课上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但是语文的天地却是无限广阔的,课下,请同学们擦亮自己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像作者一样,拿起笔来,记录下你们身边的秋景。今天的作业是写出你心中故都的秋。

以上就是我们课程的全部内容,同学们,下课。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