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语文《劝学》逐字稿3

zhuzigao 2025-02-11 14:02:53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0

2000 多年前,荀子所作的《劝学》就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应有的方法、态度。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在上课之前,老师已经让大家查阅了相关资料。请结合课本的注释,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荀子呢?你来说。是的,荀子人们当时尊称他为荀卿。他教过很多人,还到很多国家去讲学,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对儒家的那种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的努力学习,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教育的作用,这些都比原来的想法更加合理、更加进步。很好,说明这位同学上课之前做了非常充分的预习准备。谁又来补充一下呢?你来说。是的,荀子的语言气势浑厚,质朴自然,多用排比,还善于运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

现在我们看一下 “劝学” 这个题目的意思,“劝学” 的 “劝” 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位同学说是劝告,那哪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呢?你来说一下,劝勉。好,那两位同学的观点可以结合一下,所以我们说 “劝学” 就是劝告和劝勉的结合。所以作者在这篇以 “劝学” 为题目的文章中,鼓励我们不停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培养高尚的品德。同学们,荀子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也阐述了学习的方法。那我问大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对啊,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学不可以已”。

那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本段阐述了什么内容。请你回答,他说本段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那么继续回答老师的问题,他用了什么方法来阐述的呢?是的,很好,用了比喻的方法。我们说这一段运用了很多比喻,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学习的意义。第一个比喻是什么呢?倒数第二排同学你来说,“冰寒于水”。老师问大家,这说明了什么呢?是的,它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产生变化。那这种变化是什么呢?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呢?对啦,肯定是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的发展。好,我们看一下,第二种比喻是什么呢?你来说,“木……”。请问大家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对了,后天的改造。那哪一个更具体呢?第一排的同学跃跃欲试,你来说,他说明了我们人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一旦提高发展了就不会回到原来的状态,说明什么呢?说明它强调的是改变自己。好,总结得非常好。前两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好,那还有什么比喻呢?对了,“金就砺则利” 和 “木受绳”。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看一下本文中还有一句话叫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金就砺则利”“木受绳则直” 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好,“知明而行无过”。本句话又以前面哪一句话相互照应呢?请同学们集体回答,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强调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将这种恶转变为善。作者运用了很多的比喻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如果停止学习,人们的知识才能就会停止,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不停止地学习,我们的品格才能不断地增进提高,最终达到我们 “知明而行无过” 的境界。

那本文用了大量的比喻,现在请大家运用比喻的方式阐述学习的勤奋,5 人为一小组讨论。我看大家都写完了,非常好,那我们挑两组来展示一下。第二组同学你们的代表说一说,说得非常好,“谦虚的人就像翱翔在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刻苦学习;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浅尝辄止,夜郎自大”。非常好,她用了比喻的方法阐述了谦虚学习的态度。

其他小组呢,谁愿意展示一下?第六组也做得非常好,“勤奋的人无时无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就像生了锈的铁,毫无作用”。这个比喻说出了选择的重要性,也非常不错。课文学习到现在,问大家收获了什么呢?

你来说一下,他强调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强调以后可以用在自己的作文中。看来大家收获多多。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使用比喻论证。我们这节课到此结束。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