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送元二使安西》,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下。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感觉。
师:好,现在歌曲已经听完了,有哪位同学愿意谈一谈你的感受?好你来说,哦,你说你觉得有一点悲伤,请坐下。还有谁要说?来穿蓝色衣服的那位女生,你说你觉得很难过,请坐下。还有吗?
师:来,最后面的男生,你说你觉得这首歌里有一种很难舍的感觉,你听得很认真,请坐下。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给大家听的这首歌叫作《送别》,离别是从古至今的文学创作中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就起来感受一下诗人王维笔下的离别之情。
【新课讲授】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遍这首诗,划出你不认识的字。
师:好,现在大家都已经读完了这首诗,老师刚才看了一下,大家画出的字主要有以下三个,请跟着老师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几个生字。渭,浥,舍。非常好,大家注意舍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
师:我还想问一问大家,你们知道浥是什么意思吗?
师:好,你来说,你说浥是湿润的意思,非常好,看来我们的同学不仅读了课文,还参考了课下注释,请坐下。
师:同学们,曾经有人评价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就请大家再读一遍这首诗,读完之后告诉老师,如果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你觉得画里都有些什么?
师:好,时间到,哪位同学来说?好,最后面的女生,你说会有客舍还有柳树,非常好,看来你认真读了课文。
师:还有谁要说?
师:好,你来,你说还应该下着雨,还要有酒,你读得很仔细,请坐下。同学们,那接下来就请大家再次读一读这首诗的前两句,读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幅画。
师:大家都已经读完了,谁先来说一说?
师:好,手举得最高的那位同学。你说清晨的街道上飘着小雨,把客店的砖瓦和路边的柳树都冲洗得干干净净。
师;说得很好,看来你读懂了诗句。请坐下。
师:还有谁要来说?第三排的那位男同学。你说这是一个飘着细雨的清晨,小雨打湿了路边的尘土,也洗净了客店的砖瓦,路旁的柳树原本笼罩着灰蒙蒙的尘士,此时也在雨水的洗涤下露出了青翠的本色。你的语言真美啊,老师也仿佛被带入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请坐下。
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动人的景色,下面就请大家再次读一读这两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中的景象。
师:同学们,这里的作者提到了柳树,“柳”是“留”的谐音,你能说一说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吗?
师:好,你来说,你说它说明了作者非常舍不得朋友,希望他能够留下来。你理解得很好,请坐下。在这样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作者就要和他的好朋友元二分别了,请大家读一读三四两句,看看他们分别的场景吧。
师:好,现在大家都读完了,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知道元二要去哪里吗?
师:哦,大家都说去安西。那么安西在哪里呢,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地图,安西在现在的新疆,而他们分别的渭城在现在的咸阳市,这两个地方可是相隔千里。当时阳关以西满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无尽的荒草。
【巩固提高】
师:经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这首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老师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
师:身边没有一个朋友亲人的元二即将远行,此刻诗人王维心中该有多少话要对他说呀!请大家想象下,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对元二说什么?
师:谁来说一下?好,右边这位男同学。你说你可能会对元二说,你要照顾好你自已,千万不要在路上生病了啊!你真是个贴心的好朋友,请坐下。
师:还有吗,好,你来说,哦,你说元二啊,你路上要多带些水,还要注意安全,你真是个细心的朋友,请坐下。
师:哦,你也要来说,你说元二啊,等你到了安西,一定要写信回来!你很牵挂朋友对不对,请坐下。
师:看得出你们都很舍不得这位好朋友。可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门外的马车就要启程了,让我们带着这份不舍,再次读一读后两句。
师:大家读的都很有感情,在离别之际,诗人可能有千言万语想对朋友说,但是他没有说出口,只是把所有的深情都融入了酒里。
师:此时的元二已经启程,渐渐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中。请让我们一起再次有感情地朗诵全诗,送一送元二吧!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体会了诗人王维和友人分别时的难舍,掌握了文中重点生字词,并且学着描述了诗歌画面,还从角色扮演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好,也都学到了很多知识,希望大家继续保持。
师:同学们知不知道其他还有哪些离别之时写下的诗歌,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师:好,你来说,哦,你说有李白写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很好。哦,还有同学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说得好。
师:我听到有同学说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你知道的真多。
【作业】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老师给大家留一项课后作业,请大家课下找些其他的送别诗,下节课跟大家分享。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
上一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逐字稿 -
下一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