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高中生物的 X 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内容是《基因的分离定律》,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都知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句话吧,是不是这属于遗传啊?
师:最早发现遗传基本规律的孟德尔,他提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定律。
师:那么我们今天一起去看看《基因的分离定律》这节课。
新课教学
师:我们来看孟德尔的实验,他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挑选出在株高、花色等七对相对性状上呈明显差异的植株,通过人工授粉进行杂交实验,并追踪这些性状在后代中的分离情况。
师: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 1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展示。
师:P:紫花 × 白花
F₁紫花
F₂紫花:白花
师:随后结合着性状分离的结果,我们发现隐性性状和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₁所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F₁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两者合称相对性状。
师:性状分离是在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表现型是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表现型即性状。
师:接下来老师在大屏幕展示一下子二代性状表现的实验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计算,得出子二代的显隐性之比。
师:P:紫花 AA × 白花 aa
F₁紫花 Aa
F₂紫花:白花
师:哪组同学来说一下,靠前排的一组。
师:子二代的显隐性之比为 3:1。
师:思考一下为什么 F₁代属于紫花性状?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哦。你来吧,蓝衣服的同学。
师:他说,F₁代表现出 A 所携带的遗传性状,a 基因携带的性状隐藏并没有消失。
师:回答的不错,我们来一起来看一下用如何用字母表示子二代性状形成的机理。
师:P:紫花 × 白花
AA aa
F₁紫花 Aa
A AA Aa
a Aa aa
F₂紫花:白花
AA:Aa:aa = 1:2:1
师: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下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型的概念。
师: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这两个基因中,一个为显性基因,一个为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是等位基因中,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基因型则是控制某一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叫基因型,一般控制一个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巩固提高
师:相信同学们这节应该学得不错了,老师有个问题。
师:孟德尔研究的 7 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
师:回答得很好,同学们都表现得很不错哦。
小结作业
师:上课的时间真的过得好快哦,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什么了?
师:学习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及性状分离的概念。
师:同学们课下查阅课本孟德尔如何证实自己的假说是正确的?下节课分享。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