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逐字稿

zhuzigao 2025-01-26 09:01:35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 5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类特殊的文体,它是一篇悼词。悼词往往会交代葬仪的时间、地点和大致情况,会对死者的一生做出评价,会表达作者对死者的沉痛悼念之情。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看看作者恩格斯面对他的挚友,都说了些什么?

首先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好,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这是一篇不太寻常的文章,因为它跟两个伟大的人物相关。大家读过课文以后有什么感受?前排的这位女同学,你来说。哦,你是说,恩格斯一直都在赞扬马克思,赞扬他为人类做出的贡献。能具体给大家说说,马克思有哪些贡献吗?嗯,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在数学等领域的贡献,还有他作为一个革命家,参加了各种实践活动。找得很全面,请坐。同学们根据马克思的贡献,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全文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的,是哪句啊?对,第二段的第一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一起来看,作者围绕这句话,都写了哪些内容?有没有同学来给大家梳理下?嗯,很好,描述了马克思的去世,评价了他的贡献,论述了他的影响,预见了马克思的不朽。

对于老师和同学们而言,我们不仅要关注作者写了什么,更要关注他是怎么写的。我们来看文章中评价马克思贡献的这部分,大家找出段落之间的过渡句,看看每个自然段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靠窗的这位同学,嗯,“不仅如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够了”“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你从这些过渡段中看出来了,这些段落之间有着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很好,这也同时告诉我们,作者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这种思辨的色彩。文章中还有很多描写体现作者的这种严密的思维,同学们试着从文中找找看。嗯,你在第七自然段中找到了这句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你从这个句子中读出来了,作者运用了三个并列的词语,但是三个词语并不重复,“满腔热情” 是指对革命事业的态度,“坚忍不拔” 指的是行为的意志,“卓有成效” 指的是斗争的结果。分析得很好,请坐。

作为一篇特殊的文体,悼词一般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达作者的沉痛悼念之情,二是表达对逝者的赞扬之情。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试着分析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哦,你读的是第一自然段,觉着这一段写得特别动情。能具体地给大家分析分析吗?你抓住了这么几个副词 “还不到”“便”“但”,这些词写得很动情,两分钟前还陪在身边的人,离开了这么一小会儿,马克思就离开了,而且永远都回不来了,这些副词表达了作者内心无比的遗憾和哀痛。分析得很到位,请坐。这位同学举手了,是有什么疑问吗?哦,你觉着这一段的语气特别平缓,好像马克思只是睡着了一样,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有没有同学帮这位同学解答下,你来说。对,作者用平缓的语气,用 “睡着” 代替 “死亡” 这样的表达,是在委婉含蓄地表达哀悼。因为作者不仅仅是要表达个人的哀思,更重要的是要评述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要教育和鼓舞后来人,所以表达情感时要节制而深沉。说的很有道理。还有没有同学找到了其他的句子,来给大家分析下你从句子中读出来的情感。来,哦,“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你说,“空白”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不久” 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说,这句话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马克思逝世对人类的巨大损失,你从这句话中读出来了作者对失去这样一位挚友的沉痛之情。同学们对文本的细读都很到位,文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句子,也都饱含深情,课下同学们找出来分析,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讨论。下课!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