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语文《赤壁赋》逐字稿

zhuzigao 2025-01-26 09:01:37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 1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赤壁赋》。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上节课,我们学习《赤壁赋》时主要积累了字词的意思,解决了文言现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读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浏览课文,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下文章大意?同学们找得真快,找到了文章开头的一句话:“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老师来稍作补充,这次游玩引起了苏子与客的一段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辩论。那么,就先请大家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动手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嗯,景美,同学们的语言更美。同样是面对如此美景,苏子与客却有不同的反应,同学们看下,他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反应呢?这位同学说得不错,苏子面对美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子高兴地唱起了歌,(板书:乐)而客 “倚歌而和”,却极其的幽怨。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苏子与客的对话,也就是文章的第三、第四自然段,小组内讨论下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感情起伏呢?

这一切好像都是由苏子的歌声引起的,从 “桂棹”“兰桨” 我们能听出什么味道啊?对,《离骚》的味道。该怎样理解这句歌词呢?是啊,作者显然是在自比屈原,抒发自己想要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美人” 是指什么?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下,嗯,有的小组认为,是指苏子所思慕的人,比如圣明的君主,有的小组觉着,“美人” 也可能是指美好的理想,不管是哪种理解,我们从这个词中同样听出了作者理想难以实现、怀才不遇的心境,对吧?好。客也听出了苏子的心声,所以才倚歌而和。接下来,在与苏子的对话中,客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沉重心情。(板书:悲)那么这种沉重之感,仅仅是因为苏子的歌词吗? 同学们默读这一段,思考下这个问题:客究竟在为何而悲?(停顿)前排的这位女同学,你来给大家总结总结,嗯,他想到了战功赫赫的曹操,继而想到了自己人生理想不可能顺利实现的现实,然后发出了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的感慨,感慨人生的短暂,还有自己的渺小,所以才将这种感慨汇入到了箫声里。

听了客的一番话,苏子才发出了 “又何羡乎” 的劝慰,他具体是怎样思考的呢?来请讲!嗯,分析得不错,老师来给大家总结下:苏子借用了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意象,阐述了事物变与不变的二重性,在他看来,“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足以使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所以与其悲伤,倒不如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由此,主客二人又回到了欢乐的情境中。(板书:乐 旷达)

同学们,这篇文章是苏轼在政治失意、生活贫困、心情苦闷的情况下写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文中的这个客更像是谁呀?对,更像是遭到贬谪的苏轼,他很有可能是在借着客的身份,来自言愁苦,而后又自解愁苦。经历过一次内心的挣扎,苏轼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展现了自己渴慕良君的赤子之心,同时,又表达了自己旷达的胸怀。同学们,这篇文章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对苏轼,或者想对自己说的吗?这位女同学说,苏轼教育了你很多,在以后的挫折面前,你会像他一样,保持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很好,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做到的。老师也希望其他的同学,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保持一份从容、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活出精彩!同学们,假如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苏轼的面前,我们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呢?课下,请同学们思考,下节课,我们讨论交流,下课!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结束。谢谢!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