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语文高三必修《陈情表》逐字稿

zhuzigao 2024-12-30 10:12:45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高中语文组 X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陈情表》。

一、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陈情表,表这种文体常用于抒情,同学们初中时就曾学过一篇《出师表》。古人说 “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去感受。

二、新课教学

背景介绍与初读感知

师:读一文章泪下,可见文章感人至深,那么李密是谁呢?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要向晋武帝陈情呢?大家看下大屏幕。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 “孝” 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 “以孝治天下” 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 “孝廉” 和 “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诏。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他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婉言辞谢。

师: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读一下这篇文章,同学们划出停顿节奏和读音,并注意把握各段的感情基调。老师已经读完了,那同学们知道每个自然段的感情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第 1 段,凄苦、悲凉;第 2 段,感激,恳切;第 3 段,真挚,诚恳;第 4 段,忠诚,恳切,期待。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分析 “陈情” 原因、内容与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李密为什么要 “陈情”?

生:“陈情” 的原因是不想到晋朝为官。

师:很好,那么他 “陈” 什么 “情”?

生:第一段叙述自身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苦;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但自己无法不顾祖母的尴尬处境;第三段列举晋武帝以孝治国的思想,进一步阐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孤苦;第四段向晋武帝表明自己在祖母终老后定当衔草结环的志向。

师:说得很棒,那么李密是如何 “陈情” 的呢?

生:“陈情” 的方法是把情感寄托在事情中,语言朴素细腻,曲折委婉。

师:同学们答得非常好,那李密为什么从 “孝” 的角度来说理呢?首先这里涉及一个时代背景。晋武帝 “以孝治天下”,作者利用这种心理投其所好,获得好感。其次李密申明自己并非清高,仅仅是为了尽孝和报恩,以消除晋武帝对自己的疑忌。第三,陈述祖母的苦情和自己忠孝难以两全、进退两难之情,以唤起同情。

探讨晋武帝是否会答应请求

师: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一下,晋武帝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吗?为什么呢?

生:会答应。因为晋武帝不仅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同时也能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三、巩固提高

师: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生:不同意,我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绝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生:我同意这一观点。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 “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 “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 “再度表闻” 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 “不从皇命” 的难题。

四、课堂小结

师:大家说得都很棒,看来是好好把握了文章。同学们,读完文章之后,你们发现没有,这篇文章里面其实它表现的是我们中国人最传统的两种情感的冲突,一种是忠,一种就是孝。自古忠孝难两全,这篇文章就给我们展示了面对两种情感,作者是怎样进行抉择的。这也是我们需要好好体会的地方。

五、作业

师:以 “感恩” 为话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文章。

师:好,同学们下课。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