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母亲的一针一线是那样细密,温暖着游子远行的身和心。这里的母爱体现在老母亲一针一线里,今天,我们学习现代诗人艾青的著名诗篇《大堰河 —— 我的保姆》,同样的母爱,同样的细节。我们来聆听一个儿子对一位伟大母亲的深情回忆。
二、整体感知
我们一起来听课文的录音。一边听,同学们一边思考:概括出大堰河的生平?
明确:地位低下,身份卑微。你从哪看出来的?很好,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第 1 节。
大堰河是不是一条河的名字?
生:不是,是我的保姆的名字。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她地位低下,身份卑微。(板书:身世关系)
师:概括得很好!是啊,大堰河就是这样一位身世凄惨的劳动妇女。
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可以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
明确:大堰河是勤劳的。诗中第 4 节写了她的一连串的劳动,煮、补衣服、帮小儿子包扎伤口。还有第 7 节也是写她的劳动:洗衣、洗菜、喂猪、晒大豆和小麦。
好,概括得好。我们先看第 4 节,同学们能看出这一节用了什么手法么?是的,排比。诗人连用了 8 个 “在你…… 之后” 的句式告诉我们大堰河做了这些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是不是太啰嗦了?能不能去掉一点呢?
你来说说。很好,不能去掉。这 8 个排比句描写的是大堰河日常生活,表现出大堰河特别地勤劳,如果去掉就没这种效果了。阅读得很仔细,请坐。如此劳碌,如此辛苦,但大堰河每每干完一些活之后,她有没有休息呢?
生:没有。
师:那她做什么了呢?
生:是的,用她那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师:你可以从中看出什么?
师:是的,大堰河无微不至地关爱着艾青,很善良。
那作者又为什么要强调是厚大的手掌抚摸着我呢?
明确:你说,说明大堰河让作者感到安心,你说,是的,厚大的手掌是辛苦劳作的手掌,说明大堰河很勤劳。是的,从作者的文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大堰河勤苦操劳、仁爱善良的行为在作者的心中投下了母爱的光辉。
朗读指导: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节感受大堰河的勤劳和善良。同学们注意,这节朗读时要与前面不同。第一句要缓慢,突出 “厚大”,“抚摸我” 要读得轻柔,但是却强调。接下来的连续八句的 “…… 之后” 要读快一点,突出工作的多和忙。最后一句再读得恢复缓慢、深情。
先听老师示范一遍。(朗读)
师:咱们班男生谁读得最好?我们请他来读一读吧。
师:读得好不好啊?
生:好!
师:那就鼓励一下。鼓掌!
第 7 节写的是大堰河在地主家帮佣的情形,请大家用刚才鉴赏第 4 节的方法试着分析一下第 7 节。看看你还能从中看出大堰河怎样的人。
你从诗中反复强调 “她含着笑”,看出大堰河很乐观。
你觉得大堰河很知足。哪里看出来的?第 7 节的前 3 句。是的,“为了生活” 大堰河在流尽乳汁之后,要用她那抱过我的手劳动来养活她一家人,她并没有觉得 “苦”,反而觉得能和乳儿朝夕相处,她很快乐。
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大堰河是中国千千万万苦难的劳动妇女中的一员,她们从祖辈、父辈那儿继承了 “苦难”,也继承了隐忍、坚强,她们长期承受生活的重压,任劳任怨,苦水里泡大的她们甚至不曾去细想生活的 “苦”。
繁重的劳动没有击垮大堰河,她始终 “含着笑”,可在她离世的时候,作者两次说大堰河 “含泪的去了”,大堰河的泪为何而流呢?
对家人的牵挂
对乳儿的惦念
我认为大堰河是善良的。她生活虽然贫困,她喂养我虽然是迫于生计,但她对我仍还有真挚的感情,真心地关爱我,虽然 “我” 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在第 8 节诗中的细节描写,最能表现大堰河对 “我” 的爱。
你还从第 8 节感受到了大堰河对乳儿无私的爱?
诗的第 8 节,通过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真切地表现了她对乳儿的感情:年节里,她为乳儿忙着切冬米的糖,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显要的位置上,她情不自禁地逢人便夸赞自己的乳儿,就连做梦,也盼望乳儿得到幸福,尽管这美妙的梦境连对人说都不可能。这几个感人的细节,说明大堰河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她的乳儿。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正是这样的伟大、无私的保姆 —— 母亲,才使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唱出爱的赞歌。
那大堰河的命运是怎样的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她受尽欺凌,尝尽艰辛,悲苦一生。
生:大堰河的生活很贫困。诗中写到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就是说,她只能以做保姆为生,还有她的 “园地” 被典押。
还有,诗中第 10 节写大堰河死时的情景,“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师:读得很细致,连诗人描写大堰河下葬的细节也注意到了,大堰河死后凄凉,殡葬之薄。的确,诗中的大堰河虽然辛勤劳作一生,但生活仍然极端贫困。
课堂小结
大堰河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勤劳、善良,却也受尽欺凌、尝尽艰辛。诗人用真挚的情,用朴素的笔去怀念大堰河,去讴歌大堰河。
(四) 布置作业
-
上一篇
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逐字稿2 -
下一篇
高中语文《登高》逐字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