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逐字稿2

zhuzigao 2025-02-07 10:02:44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0

这是一篇新闻作品,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新闻知识,一篇新闻作品分为几部分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首先是标题,然后是导语,接着背景、主体和结尾。很好,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一下这篇课文,找出这篇课文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尾分别是什么,然后在你读的过程当中,感受一下在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隐藏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好,开始。我看同学们都读完了,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在这篇新闻当中,这篇课文的导语是哪句啊,谁来说,请你吧。他说了导语部分是 1 - 3 自然段。同学们同意吗,都同意,找得很准确,请坐。那么这三自然段,他说了什么呢?你能再试着概括一下吗?嗯,概括得也很准确,他说了现在的奥斯维辛的现状以及人们为什么来奥斯威辛,很好,那我们接着往下看。

那这篇新闻的背景是什么,好请后面的同学来回答,很好,请坐,他说了这篇文章的背景啊,是第 1、4 和 5 自然段,是不是这样的呀,是的。我们看这两部分啊,第一部分介绍了奥斯维辛的地理位置后,第二部分,也就是第四、五自然段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接下来哦,就是新闻的主体部分了对不对,从第几到第几自然段呀,很好,是从第六到倒数第二自然段是这篇的主体。然后是最后一部分是这篇新闻的结尾部分。

那么分好了文章的篇章结构,概括了主要内容,那么你会发现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记叙呢?异口同声,参观顺序。把握得很好。好那就让我们按照顺序来看一看这篇新闻,首先是导语的部分,我们刚才说了,在导语部分,作者给我们记叙了奥斯维辛的现状。

那奥斯维辛现在是什么样子呢?景色是怎么样呢?请一位同学来跟我们说一说。请你吧,描绘得很好,请坐。他说了现在奥斯维辛呀,是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追逐嬉戏。面对这样的景色,我们单拿出来,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的,很祥和的还有很温暖的。

不错,但当你读第一遍课文的时候,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是什么样的呀?是的,是悲伤的,是对逝去的悼念,但在这样的一种情感的文章当中却出现了这样美好的景色,你们觉不觉得有点奇怪呢?作者为什么这样来写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思考和讨论一下,一会儿我们请同学来交流,开始。好同学们,已经讨论完了,讨论得都很热烈,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同学们的想法。

好请你们小组代表来说,思路很清晰,哦你们有别的意见,那就请你们来说说,很好。合作讨论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这里老师来给引导一下大家,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片,请看大屏幕。

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片,我们看堆积的,像一座小山一样的,这是什么呀,这是人的骨架,这就是在奥斯维辛集中死亡的人的尸首,那么这只是在那里死亡人数的九牛一毛。我们再看这张图片,这是一张放大的图片,这个人也是在奥斯维辛当中被迫害致死的这样一个人,我们可以看到他已经没有了头发,而且骨瘦如柴,肋骨根根可见。看到这样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很悲伤,很惋惜,很难过。那我们再看这个图片,这里是两个可爱的孩子在草地上嬉戏玩耍,那这样的图片,你从这个孩子的天真无邪的眼神和开朗爽朗的这个表情当中,你就能感受到什么呀,是的,这个孩子生活很幸福,那下面我们把这样两个图片放在一起对比的来看。那么相对于孩子快乐的玩耍的这个图片,那么他是不是更加显得悲伤、悲凉呢,那相对于这种悲哀的图片是不是又显得现在这个孩子更加的幸福呢。

这种写法就是以乐景衬悲情。用这种欢乐的情景衬托出悲哀更加的悲,那作者罗森塔尔看到这样的景色的时候,你能够想象到作者他的眼神是什么样的吗?悲哀的、压抑的、悲愤的还有呢?缅怀的,不错情感把握得很到位。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一种情感去读一读我们的导语部分,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里曾经是人间地域”

同学们,那么我们看作者通过描绘了现在的欢乐喜庆来烘托出了浓浓的哀情,而这种哀情贯穿着这篇文章的始终。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文章的背景部分又写了什么呢?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介绍了奥斯维辛的地理位置,第五自然段,介绍了这里曾经杀人的事实以及历史。那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了,这样一个历史,大家都知道了,他为什么还要再写出来呢?你来说,很好,他说呀,这样来写可能让现在的儿童或者是当代的读者不知道这个历史的人也能知道这个历史。很好,这是一种见解,还有没有别的想法。好你来说,不错的观点,请坐。老师认为你们的见解啊也很有道理,那么把这个人人都知道的历史再次的写出来其实也有铭记历史的作用。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到了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也就是作者按照参观顺序来参观我们的这个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么这里边主要介绍了这个集中营里面是多么的残酷,多么的可怕。

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参观的呢,同学们一起来说一说。他先参观了什么呀,毒气室,然后是焚尸炉,接着来到了牢房,然后是试验室,接着到了纪念墙,最后是绞刑室。是按照这样的一个顺序来参观的。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预习的作业,请同学们分享组分别去查找资料,然后来给我们介绍这几个地方。下面我们就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来给我们介绍毒气室。好第一组的同学准备好了可以上前面,介绍得很仔细呢,请回。从第一组小组的介绍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下了很大的功夫,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史料,图片,音像,还有他们的介绍,从他们的介绍当中呀,我们知道这个毒气室,是多么的可怕,他是纳粹集中营杀人的主要方式之一,他是用一种剧毒的气体来把人给毒死,这一次最多能毒死多少人?2000 人之多,同学们我们想一想我们班级有 40 个人,我们年级有十个班级,这一个年级是 400 人,三个年级就是 1200 人左右,全校的学生,那么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当中一次杀死的人比我们全校的人还多。

这是多么惨绝人寰,多么可怕呀。那通过刚才同学们介绍,我们也知道文章中说了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曾经死过 400 多万人以上,那么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残害的人就有 200 万人以上,那么我们看有一半儿以上的人都死于这种毒气,所以这是多么的可怕呀,所以这是令每一个参观终身难忘的地方。这里边还有一个小的细节,那除了这个毒气室让人终身难忘,还有一个地方是让参观者终身难忘的,是什么,是的你们找到了。“在这个被炸毁的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儿在怒放,” 我们说这篇文章记叙了人类历史上最残忍的这个残杀事件之一,他为什么要写小小的雏菊花儿呢,这里边作者又有何用意呢?

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好哪个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好,请最后一排,那个男同学。嗯,很好,思考得很深刻。他说呀,雏菊花虽小可是它也是生命,在这里面它象征生命的力量,那么作者这样来安排,看到这样小小的雏菊花儿绽放在毒气室的废墟之上,其实是想向人们说明人类残酷的邪恶的力量永远战胜不了和平与爱。非常好,接下来呀,作者跟随的参观人群去到了...... 那么这一部分啊,我们下节课再请同学们来介绍,请同学们回去要阅读下面的文章,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新闻作品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新闻作品有什么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