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初中科学组面试 x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物质燃烧的条件》,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师:同学们好,上课。
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同学们能不能根据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归纳燃烧现象的定义和特征呢?
师:好的,我们看到有同学举手了,请这位举手的同学说一下。
生: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
生:它的特点是能发光、放热、剧烈、属于化学变化。
师:那么燃烧需要什么满足什么条件?这节课共同来探究。
教授新课
师:那我们先了解一下实验的目的,就是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和总结灭火的方法。
师:那同学们觉得燃烧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
生:需要氧气等。
师:那我们需要哪些实验仪器和药材呢?
生:需要 95% 酒精、蒸馏水、棉花球、玻璃棒(或石棉绒),小蜡烛、小木条、小煤块、坩埚钳、酒精灯、火柴、玻璃杯等。
师:大家说的都没问题,那我们来一起设计一下实验方案吧,并且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条件的控制。
师:看时间差不多了,同学们也已经把实验设计好了,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实验方案呢?
生:我们组设计的第一步方案是,用玻璃棒分别蘸取 95% 的酒精、蒸馏水、置于酒精灯火焰上,观察两种物质是否可以燃烧。
生:我们组设计的第二步方案是,用坩埚钳分别夹取一小团棉花球、玻璃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观察两种物质是否可以燃烧。
生:第三步方案是,分别点燃两支蜡烛,竖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将其中的一支蜡烛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尽量使玻璃杯口与桌面间不留空隙)。
生:最后来观察比较小木条、小煤块的燃烧时间。
师:既然我们明确了实验方案,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的问题,而且我们既然是小组合作,所以小组内分工要明确,并且注意记录实验现象。
师:同学们按照操作的规范进行实验。并且在实验后整理实验现象。
师:看同学们也都做完实验,整理完实验现象了,那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发现酒精燃烧,蒸馏水不燃烧,说明可燃物才可以燃烧。
生:我们发现棉花球燃烧,玻璃棒不燃烧,说明可燃物才可以燃烧。
生:我们发现罩玻璃杯的蜡烛先燃烧后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生:并且小煤块烧的时间长,说明燃烧前预热的时间不同,所以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细致,我们结合第 1、2 两组实验比较多种物质的燃烧情况,总结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为:可燃物。
师:结合第 3 组实验,总结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氧气。
师:所以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需要氧气及达到着火点。
师: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燃烧时是只需要满足一个就可以呢?还是需要满足几个?
生:综合以上的探究进行分析,是需要同时满足,也是三者缺一不可。
巩固提升
师:请同学们列举一下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并说明其灭火原理。
生:炒菜时油锅着火啦,盖上锅盖;原理是隔绝氧气。
生:菜炒熟了,关闭阀门;原理是撤走可燃物。从而进行总结灭火的原理是把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及撤走可燃物,满足其一即可。
师:看来同学们观察都特别细致,大家太棒了。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哪位同学愿意谈一下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这节课我们能够列举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并且能总结灭火的方法。
师:看来大家都收获颇丰。
师:同学们课下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物质燃烧的条件,思考一下,为了更好探究燃烧的条件,还可以进行什么实验?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
上一篇
初中科学《力的作用效果》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科学《人体免疫功能》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