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初中科学组面试 x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物质的分离》,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师:同学们好,上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大屏幕,上面有几张图片,分别是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食盐晶体的图片,同学们知道这些有什么区别吗?
生:形状不同。
师:这些物质形状不同,但都属于晶体。那大家知道我们平时吃的食用盐晶体是怎么从海水中分离提炼出来的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分离》。
新课讲授
生:是晒盐的生产过程。
师:不错,那大家知道晒盐的原理是什么吗?
师: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刚刚看过的视频,再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一下。给同学们留下几分钟的时间,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师:时间差不多了,听同学们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小了,看来已经讨论出结果了,有哪位同学想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好的,这位举手的同学来试一下。
生:通过蒸发析出食盐。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析出的固体称为晶体。人们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水逐渐蒸发后,食盐就会结晶析出。
师:除了蒸发能析出晶体,还有没有别的方式能析出晶体呢?
生:可以冷却饱和溶液。
师:那它的原理又是什么呢?两者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
师:老师先给大家说一下实验方法,我们先配制一杯 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利用滴管吸取 1 滴硫酸铜饱和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仔细观察(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有没有晶体出现。
师:现在实验步骤已经讲完了,那同学们开始进行实验吧。
师:同学们都做完实验了吗?那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师:不错,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小的固体物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人们从水溶液中提取物质时,通常是将以上两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的,也就是先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再将溶液冷却,使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巩固提高
师:刚刚同学们实验进行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提高一下难度,问大家一个问题: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硝酸钾溶液采用哪种析出晶体方式析出硝酸钾?
生: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
师: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
小结作业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哪位同学愿意谈一下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们认识到了学会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两种结晶方法的原理、操作过程。
师:看来大家都收获颇丰。
师:下课后的作业是把身边的物质如白砂糖或者食盐等配成溶液,找到适合它们的析出晶体方式,并用小实验证明你的猜想,下堂课一起交流。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
上一篇
初中科学《人体免疫功能》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科学《电荷与电流》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