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逐字稿2

zhuzigao 2025-01-26 08:01:09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0

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我是 5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纪念刘和珍君》,现在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1、导入新课

导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 “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位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2、整体感知

好文章不读不知其妙,现在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拿不准的字音,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来解决。(略停)看大家都已经读完了,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略停)你请,他找到的是 “原文”,找得很正确。是啊,作者是想:①纪念死去的青年;②写给段祺瑞政府和走狗文人(嘲讽、痛恨);③写给快要忘却这件事情的国民(唤醒)。

3、重点研讨

鲁迅先生是如何称赞这些青年的?用原文的句子回答。你请。“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找得很准确。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略停)你请。真的猛士是真正勇敢无畏的革命者。他们对黑暗的反动统治奋起反抗,他们能把惨淡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他们在敌人的血腥屠杀下毫不回避,毫不退缩。分析得很到位,请坐。《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两次写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接着写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样几乎完全相同的语句接连出现了三次。三次 “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中的 “必要” 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也” 针对什么而言?“正” 又怎么理解?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1 组的代表,请讲。第一次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是出现在程君 “正告”“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和 “我” 回忆了刘和珍在 “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的往事之后。对这样一位热情地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对这样一位与作者有着师生之谊、读编之情的人,当然要写文章来加以纪念。这就预示了文章的内容之一 —— 悲痛的悼念。感情的基调显而易见是悲痛。“也” 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 “我” 本身的意愿。很好,很全面,很正确。5 组的代表,你接着说。第二次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紧接在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 之后出现。“这样的世上” 是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的 “似人非人的世界”,是既有 “猛士” 又多 “庸人” 的世界,是 “造化” 易于使人 “暂得偷生” 的世界。为了促醒 “庸人”,使不知 “何时是一个尽头” 的世界早到它的 “尽头”,这就正有写 “一点东西” 来揭露暴行,揭露 “流言” 的必要,这就预示了文章的内容之二 —— 愤怒的揭露。感情的基调是愤怒。“也” 字既针对文章内容之一,也针对反动文人的文章而言。不错。第三次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紧接在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 之后出现。惨案才过去两个星期,而 “忘却的救主” 则快要降临了。烈士的鲜血就这样白流了吗?敌人欠下的血债就不讨还了吗?因此有必要写 “一点东西” 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要总结教训,“更奋然而前行”,“正” 正是恰到时候的意思。分析得很到位、很全面。

作者在文中,为什么有写到 “实在无话可说”,为什么?你请。这是说明鲁迅先生悲愤到极点,已经到了说不出话的地步了。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一部分,体会一下鲁迅先生的极度悲愤。那鲁迅先生的悲愤仅仅是因为刘和珍的死吗?你来说。哎,不是,他是痛恨段祺瑞政府无耻的说法,说他们是 “暴徒”,痛恨段祺瑞政府的流言,说他们是受人利用,痛恨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鲁迅又写到 “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他说了些什么?鲁迅先生详细描写了刘和珍等烈士的死难过程,他所以把这个过程写得这么详细,是为了揭露反动政府的残暴。“我说不出话” 写到最后为什么又是说不出呢?因为他已经说了很多了。那他说了哪些话呢?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呢?你请。鲁迅先生说的话,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是对死者表示悼念,表达敬佩之情;第二是对反动政府进行揭露与控诉;第三,对麻木的国民进行唤醒。

4、总结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又一次启迪了我们的灵魂。同学们,咱们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体会一下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好,下课。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完毕。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