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鞠躬),我是高中地理组 xx 号考生,我的试讲题目是《喀斯特地貌》。
新课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同学们,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桂林山水以及地下河和溶洞奇观。
师:很好,大家是否知道这图上的美景出现在我国什么地方?想不想了解这种地貌类型的形成规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喀斯特地貌》。(教师板书课题)
新课教学
师:根据导入的图片,大家自主阅读课本,找出喀斯特地貌的概念,以及这种地貌中主要的岩石是哪一种。
师:第一排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喀斯特地貌为可溶性岩石在流水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师:看来你很认真仔细地读教材了。
师:这种岩石的主要分布区域有哪些?老师给大家展示了我国岩石的种类分布,大家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发现了吗?第二排靠过道的同学你说说。
生: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师:回答得很准确。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观看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的漫画视频,思考:喀斯特地貌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几部分?大家可以从地上、地下两个方面来总结答案。最后一排的那位同学你说说。
生:在地上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在地下主要有溶洞、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等。
师:老师刚刚看到你看视频的过程中有做笔记,好的学习习惯值得大家学习。
师:大家根据刚刚的漫画视频,分组讨论后谈一谈:如何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和流水的哪一种特性有关?一会儿老师叫小组代表发言。第三小组代表你说说你们组的想法。
组 3: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岩石顶部多裂隙,岩石中的碳酸钙与降雨中的硫化物产生反应,是一种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
师:你们组概括得很准确。
巩固提高
师:我们再来看一段《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介绍短片,一起领略喀斯特地貌的奇幻壮丽。(学生观看短片)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生 1:了解了喀斯特地貌的概念。
生 2:了解了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域。
生 3:知道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
师:看来大家收获都很多!
师:不知不觉中,这节课已接近尾声。课下调查所在省份地区是否存在喀斯特地貌,并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交流。
师:下课。
结束语
我的试讲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需要擦掉我的板书吗?
-
上一篇
高中地理《南亚的人口与经济》逐字稿 -
下一篇
高中地理《大牧场放牧业》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