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地理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地理《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逐字稿

zhuzigao 2025-01-07 16:01:35 高中地理面试逐字稿 0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鞠躬),我是高中地理组 xx 号考生,我的试讲题目是《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地心游记》这本科幻小说呢?哇,看来不少同学都看过。哪位看过的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大概故事情节?

师:好,就请第三排的那位男生讲述一下。这位同学讲述得很有感染力,请坐。那老师有一个疑问。大家说我们可以像小说描述的那样直接进入地心吗?

生:不能。

师:嗯,不能。是的,既然不能,我们怎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呢?

生:有钻探技术、有研究火山物质。

师:大家思想都很活跃,我听到有说有钻探技术、有研究火山物质等等。大家说出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我们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但目前关于地球的内部知识,最主要的是来自对什么的研究?想要知道这个答案,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起学习 “地球的圈层结构”。

新课教学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哪位同学首先找出我们刚才那个问题的答案。

师:好,很多同学都举手,请靠窗的那位同学回答一下吧。

生: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师: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是的,你说得很对。请坐。目前对地球内部的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那什么是地震波呢?能继续阐述一下吗?

生:地震波有纵波与横波之分,也可拿 P 波与 S 波表示。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全面,请坐。他说,地震波有纵波与横波之分,也可拿 P 波与 S 波表示。地震波有纵波与横波之分,也可用 P 波与 S 波表示。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种状态的介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所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快慢与通过的物质状态有关。如果是在固态物质中传播,速度就慢;如果在液态物质中传播,速度就快些。(板书:地震波)

师:那么地震来临时,陆地上的人和海洋上航行的人感受相同吗?

生:不同。

师:确实不同,陆地上的人们先感受到上下波动,接着是左右摇晃。而在海上航行的人们,地震时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

师:地震波的这种特性对于我们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关系呢?

师:大家请看我出示的这幅地震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思考以下问题。

(1)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过几次明显的变化?

(2)发生明显变化的位置名称什么?并说出由此划分的地球内部圈层。

(3)小组讨论地球内部各圈层的范围、物质组成及基本特征,并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简图。区分岩石圈与地壳。

师:第一个问题?

生:有两次变化。

师:大家都脱口而出,有两次变化。很正确,第二个问题呢?大家都有点困惑,没关系。其实在地表 33 千米以内,横波和纵波都有,说明这儿一定是固态的物质,就是我们可以看得见的各种各样的岩石,科学家称这一层为 “地壳”。由 33 千米到 2900 千米,地震波速度与在地壳内的传播速度相比明显加快。科学家推断,这里可能存在着一种近似于液态的岩浆物质,科学家称这一层为 “地幔”,当地震波传到地下 2900 千米以下,一直到地心,又再次减慢,于是科学家推测,这一部分可能又变成固态物质,因此把它称之为 “地核”。就这样,地球划分出地壳、地幔、地核 3 个圈层。(板书: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师: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大致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了?大家结合图片可以看到,这个结构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事物很相似?是的,就好比一只鸡蛋。有蛋壳、蛋清和蛋黄三部分。

师:好,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接下来同学们以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用 3 分钟时间讨论地球内部各圈层的范围、物质组成及基本特征,并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简图。3 分钟之后由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的成果。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小组有什么问题呀?

师:刚刚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在标记岩石圈的范围时有些问题,把地壳和岩石圈等同起来对吗?不对哈,地壳和软流层以上,主要由坚硬的岩石构成,合称岩石圈。所以岩石圈的范围比地壳要怎么样?对,要大。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我们就可以画出简图了,但尤其要注意岩石圈与地壳,软流层与地幔的位置关系。希望刚才出现问题的小组能够改正。

巩固提高

师:为考查同学们对地球圈层的掌握情况,现在大家要完成一个有趣的练习。请一位同学来做一下看板上的连连看,其他同学在导学案上完成。

师:老师看了同学们的成果,很多同学完成得不错,咱们黑板上的同学做得十分正确,同学们可以对照改正自己的错误之处。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讲到这儿我们就接近尾声了,那么哪个同学愿意给我们总结一下,今天我们都学到了什么呢?

师:嗯,我们学习了地震波以及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地球的圈层结构,揭开了地球神秘的面纱,更清晰地了解到了我们生存的家园。课后大家回去观看纪录片《行星地球》,希望大家能够保持不断求知的精神,去探索地球更多的秘密!本节课到此结束。

结束语

我的试讲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需要擦掉我的板书吗?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