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地理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地理《城市化》逐字稿

zhuzigao 2025-01-07 16:01:55 高中地理面试逐字稿 0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鞠躬),我是高中地理组 xx 号考生,我的试讲题目是《城市化》。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大家先来听一首非常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会请大家告诉我听到的这个故事是什么。好了,同学们,时间到了,大家说一说在这首歌曲中听到的什么故事?

生: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师:嗯,我听到大家都提到这句歌词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看来大家对这句非常熟悉,都已经快唱起来了。不过老师还想问,故事中在画圈后到底有什么变化,有没有细心的同学刚刚在歌中听到?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

生:神奇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师:是的,这位同学们说得真好,歌词中 “神奇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就展现出该变化。那这些城市叫什么,是什么推动它发展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城市化》。

新课教学

师:深圳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巨变,40 多年来到底哪些方面发生了一些改变。现在我们以地理学习小组为单位,给大家 10 分钟的时间,分别从导学案或 PPT 上的三则材料中归纳出你所看到的变化,一会我们任意请小组来分享你们的成功,现在开始。

师:归纳过程中要注意语句的精炼,如果有从其他资料上找到凸显变化的相关材料,也可以提炼出来,补充到自己的成果里面。

师:现在时间差不多了,我看大家的讨论已经收尾了,哪个小组想主动和大家分享一下?好,有请第三小组代表。

生:从材料一不同时期深圳的图片,得出用地的变化。

师:嗯,第三小组的代表从材料一:深圳在 1980 年、2000 年和 2020 年不同时期的照片,通过景观的变化推测出用地类型的变化。由什么变成什么?

生:农用地变成城市用地。

师:哪则材料可以进一步进行佐证?

生:材料三。

师:没错,材料三。在材料三中我们可以得出?对了,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非农业用地比如居住区、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比例在不断增加。因此你们还得到的结论是?没错,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很好地结合了材料一与材料三,请坐,现在请第一小组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我们从材料二中得出的。

师:你们从材料二中得出的变化主要是关于什么的?

生:人口。

师:哦,人口,那么在人口方面有哪些变化呢?

生:常住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

师:嗯,你们发现 2020 年相较于 1980 年来说,城市人口数量在增加,农村人口数量在较少。由此没还能不能得出什么信息?是的,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还有没有,看看和人口总量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生:暂时还没想到。

师:没关系,请坐。有没有学生进行补充。

师:你们小组想进行补充,来说说,哦,你们发现一个比例关系更加直观,那就是城市人口数量占到总人口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很好,请坐。

师:刚刚大家讨论得都很不错,得出的结论也是比较全面的。得到了有关人口和城市范围的变化。其实城市化就是一个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板书:概念)

师:知道了什么是城市化,那看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呢,大家阅读教材,找到答案。(板书)

生:有三个主要标志。

师:最后排靠窗的同学,来回答一下。没错,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这里跟大家强调一下,在这三个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

师:为什么以这个指标为最重要的呢?因为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简单易行、具有可比性。

巩固提高

师:现在大家请看到课本的图 2.17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说说 2000 年相较 1985 年有什么变化。

师:刚刚我看大家在导学案上都完成得很好,通过图例的城市等级,可以看出,2000 年相较 1985 年,城市的数量增多,城市等级增高,中等城市的数量增加得尤为明显。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课堂即将接近尾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师:是的,我们从深圳的故事中,见证了它的改变,知道什么城市化,用什么指标去衡量它。

师:那么下课请同学们收集自己家乡近 20 年关于地域和人口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对比,研究自己家乡的城市化发展情况,思考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师:同学们,下课。

结束语

我的试讲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需要擦掉我的板书吗?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