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面试高中历史学科的 XX 号考生。今天我面试的内容是《陆王心学》,下面开始我的面试 / 试讲。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新课导入
师:现在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王阳明格竹” 的图片,同学们思考一下:王阳明年轻时效仿朱熹格物致知,格竹七日一无所获,随后王阳明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课题 ——《陆王心学》。
(二)教授新课
师:之前老师已经带领大家学习了程朱理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陆九渊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心学。
师: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完教材之后,大家回答老师:陆九渊的思想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与程朱理学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都很认真,老师带领大家总结一下:程朱理学的世界观认为 “理” 是万物的本源,陆九渊则认为 “心即理也”,理在心中。程朱理学的方法论是格物致知,陆九渊的是 “发明本心”。
师:陆九渊的世界观认为,“理” 就像太阳、月亮一样简单明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只要用内心反省的方式直达自己的内在良知就能获得 “理”。所以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而陆九渊的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
师:我们学习了陆九渊创立了心学,但是正如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陆王心学也有集大成者就是王阳明。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且思考: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发展陆九渊的思想?
师:好的,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哦,你说宣扬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 “致良知” 和 “知行合一” 的学说。非常好,请坐。
师:下面老师展示关于两则王阳明思想的材料,通过两则材料,如何理解王阳明的思想内涵?同学们以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讨论。
材料一: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有一次明朝的儒学大师王阳明外出不幸与同行的人被盗贼绑劫,当盗贼得知他是阳明先生时,就问他:“您说人人都有良知,我们这群盗贼也有良知吗?” 王先生肯定地回答:“有。” 盗贼反问:“怎么能证明呢?” 王先生要求他们说:“现在照我说的去做,我证明给你们看。” 于是,王先生让他们脱掉外衣、内衣,一层层地脱掉,直到剩下最后一条裤子的时候,还命令他们脱掉。盗贼喊道:“不行呀,这个不能再脱了!” 王先生说:“这就是你们的良知啊!”
师:好的,时间到,第一小组的同学你来说一下,哦,她说王阳明继承陆九渊 “心即理也” 的观点认为身体的主宰是心,心之所想便是意,意之本性便是知,而意之所在便是物。提出了 “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的观点,同时,他认为 “良知” 即人的道德良心,领悟天理要靠人的良知,而良知并不是外在的,它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只要做每件事时从本心出发就不会违背天理。所谓 “致良知” 就是克服私欲,恢复心体无善无恶之本来面目。“知行合一” 是指知和行都由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产生于心,并不能科学阐述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表达得非常好,请坐。
师: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共同构成了宋明理学。那么现在大家看老师播放的纪录片《儒教 —— 两千五百年之旅》的宋明理学片段,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宋明理学的特点是什么?
师:好,最后一排的学生你来说下。好的,请坐。他说融合了佛道思想;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论体系进一步思辨化。
师:现在同学们看材料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宋明理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二:明朝的礼教统治比历代都严厉。《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唐代的节妇烈女有 51 人,宋代有 267 人,到明代猛增至 36000 人。一部《明史》为节妇烈女立传的人数之多,为二十四史之最,仅徽州一地,明清两代所立的节妇碑就有 6000 多座。
材料三:人死于法,犹有可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老师来替大家总结一下:一方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彰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师:我看到大家完成都很好。看来大家已经融会贯通了。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大家告诉老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师:很好,我听到有的同学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陆王心学和宋明理学,看来大家都收获满满!
师:这节课结束了,请大家课后搜集更多资料,谈一谈你对宋明理学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的理解,写一篇历史小练笔。
师: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师:同学们再见!下课!
结束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今天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
上一篇
高中历史《光荣革命》逐字稿 -
下一篇
高中历史《实施“新政”》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