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音乐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音乐《弥渡山歌》逐字稿

zhuzigao 2024-12-31 11:12:22 高中音乐面试逐字稿 0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高中音乐组 xx 号考生,今天我的试讲题目是《弥渡山歌》,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

师:每次我们的音乐课,都会带着我们穿越时空的界限,领略不同时期作曲家的风采,每次我们的演唱,都会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的魅力。

师:我们可以登上黄土高原,喊上一声走西口;我们可以来到黄河边上,唱上一曲九曲十八弯。不同地域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风土人情孕育着风格迥异的民歌。

师: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到我们祖国的西南云贵高原一带,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云南民歌《弥渡山歌》。

二、教授新课

师:好的同学们,请首先聆听老师的演唱,感受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和情绪特点 (老师演唱)

师: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可以通过歌曲的旋律节奏进行分析。

师:嗯,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歌曲开始以自由延长音引腔,后面歌曲情绪欢快、跳跃,歌曲旋律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节奏多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合,并加入了很多装饰音,突出了南方歌曲婉转、柔美、含蓄的特色。

师: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的准确,这是我们欣赏音乐的第一阶段。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分组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分段。

师:下面请大家分组进行发言。

师:这首歌的旋律由三部分组成:起 -- 平 - 落,起的部分为引腔,它只有两小节的长音。这种引腔在南方民歌中常见。如:《小河淌水》。引腔之后是歌曲的主体 -- 四个简洁而匀称的短句。它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最后,引腔再次出现,用主体部分的第四短句做重复强化了主题思想,使音乐更加清晰而完整。

师:好的同学们,那么问题来了,这首歌曲的歌词真的是在描写蜜蜂、小河等自然风光的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分析?

师:大家可以通过歌词内容联系地域进行深入分析。

师:《弥渡山歌》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它的全部歌词只有八句:山对山来岩对岩,蜜蜂采花顺山来,蜜蜂本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山对山来岩对岩,小河隔着过不来,哥抬石头妹兜土,花轿搭起走过来。前六句全部是兴、比,最后两句才揭开主题。前面的兴,比,暗示着爱情道路上的艰难曲折,最后点题却表现了追求纯洁爱情的决心。这首歌词写得非常含蓄,表现手法巧妙而充满美感。

师:非常好,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需要我们经历亲身实践的过程,才可以对歌词和旋律有深入的了解。老师想请同学们自主地来演唱一下这首弥渡山歌,来感受一下这首西南的民歌的特点。再演唱的过程中,请注意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变化、强弱变化以及装饰音的演唱方式。

师:这时候我们发现了,歌曲中使用了非常特色的方言进行演唱,是的,我们这首歌曲充满了西南地区动人的民族色彩。

师:好的,请大家再次完整聆听,结合西南地域风格内容进行感受。总结一下南方民歌的特征。

师:弥渡地处滇西高原。它的北部有云岭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加上相距不远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蕴藏民歌的大好地方。

师: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就已广泛流行着 "楚声" 和 "吴声" 之类的民歌。楚声是长江中下游两湖一带的民歌;吴声则是长江下游江浙一带的民歌。它们的风格与北方民歌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两千多年来,这种风格被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通常,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内在,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三、音乐拓展

师:对比聆听,南北方歌曲的风格特征对比。

曲目 音乐情绪 演唱形式 伴奏乐器 语言属地 地域环境 生活条件

弥渡山歌 婉转、细腻 独唱、一领众和 无,可丝竹 西南 盆地、潮湿 放马、农桑、采茶

三十里铺 直畅奔放 独唱、一领众和 无,二胡,唢呐 北 黄土高原干燥 走西口

四、课堂小结

师:感谢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完成这节音乐课,我们中国是有 56 个少数民族共同构成的大家庭,每一方水土都滋养着我们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老师希望同学们不仅要学会我们中国的民歌,更要去发现更多的新民歌,传播我们的中国民歌,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结束语:

尊敬的各位考官,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