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面试高中历史学科的 XX 号考生。今天我面试的内容是《李四光》,下面开始我的面试 / 试讲。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新课导入
师:现在老师背诵《行路难》的名句,同学们想想:古人李白在这首诗里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今另有人为其配上了音律,我们一起来听一下,体会一下他想表达的情绪。
师:有的同学说表达了他的坚定、勇气、意志。非常好。
师:这是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这乐曲的谱曲人曾立下 “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的人生志向;他曾是前清进士、同盟会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现在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一生。
(二)教授新课
师:现在老师在多媒体展示李四光的肖像图,同学们结合课下搜集到的相关人物资料进行讲述。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老师来替大家总结一下:李四光出身贫寒人家,后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并受到孙中山的赞赏。辛亥革命后,他到英国继续深造,由原来学习造船改为地质学,因为他希望国人能开采自己的矿产,不再依靠外国人的技术,学成后能回国效力。
师:大家看老师在多媒体展示故事卡片,同学们思考:他为什么要执意回国工作,从他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硕士毕业后他的老师挽留他留英工作,以取得博士学位。后来老师又建议他到印度工作,那里待遇优厚。但李四光想到自己是中国人,应该为自己的祖国服务。当时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正处于初创期,迫切需要专门人才。
师:好,最后一排的学生你来说一下。好的,请坐。他说李四光有强烈的责任感,他自己是中国人,应该报效自己的祖国。当时中国的地质学很落后,中国矿藏的开采都要依靠外国,任务艰巨而急切。很好,表达得非常清楚。
师:在这艰巨任务和强烈的责任感、爱国心的召唤之下,他毅然决然回了国,那他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呢?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并以表格的形式总结李四光在地质力学上发表的著作、理论及其影响。
师:同学们都很认真,老师带领大家总结一下:
年份 著作 理论及其影响
1945 年 《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正式提出 “地质力学” 概念
20 世纪 60 年代 《地质力学概论》 地质力学的代表作,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里程碑
师:他的著作中提到了 “地质力学”,什么是 “地质力学” 呢?
师: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其实地质力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它主要是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现象,揭示不同构造间的内在联系。那理论的提出当然需要通过实践去验证,李四光是如何运用 “地质力学” 理论的呢?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哪些贡献呢?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
师:窗户旁边的男同学来说一下,非常好,回答得很正确。他的回答是:勘探部门运用此理论寻找石油资源,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做出了贡献;探索地震预报、为西部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如成昆铁路的选址。叙述的很全面。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呢?
师:没错,还有创立䗴化石的鉴定标准,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师:李四光的一生成就卓越。下面老师在多媒体展示社会各界对他的评价的材料,同学们小组讨论:在你眼中他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周恩来:“中国科学界一面旗帜!”
广大群众:“李四光将一生奉献给科学,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
师:好的,时间到,第一小组的同学你来说一下,哦,她说周恩来称之为 “中国科学界一面旗帜”,可见李四光有坚定的理想和意志,不断实践开拓;李四光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奉献精神值得传承;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他坚持真理,是科学工作者的榜样。说得非常好,请坐。
师:我看到大家完成都很好。看来大家已经融会贯通了。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大家告诉老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师:很好,我听到有的同学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李四光的成就,了解了他的生平,看来大家都收获满满!
师:这节课结束了,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思考:还有哪些科学家像李四光一样?他们后来为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下课!
结束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今天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
上一篇
高中历史《冷战之门的开启》逐字稿 -
下一篇
高中历史《甲午战争》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