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历史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历史《经济特区的创办》逐字稿

zhuzigao 2025-01-06 08:01:49 高中历史面试逐字稿 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面试高中历史学科的 XX 号考生。今天我面试的内容是《经济特区的创办》,下面开始我的面试 / 试讲。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新课导入

师:讲解新的课程内容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唱一首歌曲《春天的故事》的片段,同学们聆听。

师:大家想一想,其中有一句歌词是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大家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这个 “圈” 指的是什么呢?

师:好的,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哦,你说邓小平决定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性事件。非常好,那么同学们知道他是如何创办的吗?特区创办之后又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课题 ——《经济特区的创办》。

(二)教授新课

师: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回顾旧知并阅读课本,然后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创办经济特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师:好,最后一排的学生你来说一下。好的,请坐。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决定实行改革开放。非常正确。

师:那么对外开放的步骤就是先在深圳、珠海试办 “出口特区”,1980 年国家正式定名为 “经济特区”。究竟什么是 “经济特区”?“特殊” 之处如何体现?

师:好的,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哦,你说 “经济特区” 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具体包括国家给予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利用特区吸收外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这也是 “特殊” 的体现。非常好,请坐。

师:下面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一下:有哪些城市成为经济特区?是如何一步步创办的?

师:好,我听到有的同学说 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后于 1988 年又加入了海南岛。大家说得很正确。

师:大家看老师在多媒体展示的邓小平广东谈话的材料、思考:第一批城市均选自广东和福建两省,这是为什么?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师:好的,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哦,你说毗邻港澳,靠近国际市场,还有许多海外华侨,他们有资金和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观察的很细致。请坐。

师:大家看老师展示的《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呢?大家可以从地理位置上思考。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老师来替大家总结一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地理位置优越,这使外贸、运输比较方便。而且这些地方背靠大陆,有经济腹地可为依托。其实结合古代、近代的历史来看,这些地方与海外也有密切交往,有一定的外贸基础。

师:现在同学们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经济特区的创办有何作用?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呢?

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师:好的,时间到,第一小组的同学你来说一下,哦,她说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1992 年,五个经济特区在吸引外资和对外出口方面都领先其他城市,这对沿海地区发展经济具有示范作用,同时也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非常好,请坐。

师: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这种发展速度被称为 “深圳速度”,深圳被誉为 “一夜崛起的城市”。

师:我看到大家说得都很好。看来大家已经融会贯通了。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大家告诉老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师:很好,我听到有的同学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经济特区的创办历史,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收获满满。

师:这节课结束了,请大家课后搜集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资料,感受一下对外开放在人们衣食住行方面带来的变化。

师: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师:同学们再见!下课!

结束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今天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