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鞠躬)我是初中美术组 xx 号考生,我的试讲题目是《踏歌图》。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开始新课程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视频,你知道视频中的人跳的是什么舞吗?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
生:视频中的人们很高兴,在欢快地跳踢踏舞。
师:踢踏舞是西方的舞种,其实早在中国宋代,也有类似的踏歌舞蹈,踏歌,是中国的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宋年间更是风靡盛行。所谓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而南宋画家马远就用自己精湛的中国画技艺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记录资料。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踏歌图》。(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师:《踏歌图》是南宋四大画家马远的代表作品之一,老师让大家在课前搜集马远的相关资料,现在谁来分享一下?
生 1:马远是 “南宋四家” 之一,善画花鸟、人物,尤长于山水。
生 2:马远在构图上,多取自然山水之一角,经过提取、加工、剪裁,以偏概全、以小见大,突出自然山水的雄奇峭拔部分,并利用空白来衬托画中主体,给人以强烈印象。
师:同学们搜集资料真是又快又准。由于马远的这种边角构图,人称 “马一角”,与夏圭并称 “马夏”。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己欣赏《踏歌图》,分析一下这幅作品描绘的内容,带给你们什么样的视觉感受?一会和大家分享,给大家 3 分钟时间,现在开始吧!
生:(生学习)
师:时间到!同学们刚才思考得都很认真,看来大家都有爱思考的好习惯,谁愿意帮助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呢?倒数第 2 排的男生举手很快,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生:《踏歌图》的内容是描绘了几个农民,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非常惬意快活,在阳春时节带有几分醉意的欢愉歌舞。
师:谢谢这位同学,请坐。看来他刚才确实认真地观察了这幅画!通过刚才大家的自主学习,和这位同学的回答,我们找到了踏歌图描绘的内容。老师的提问要加大难度了,画面采用了怎样的构图形式,如何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生:画面近处田垅溪桥,巨石踞于左边一角,树木参差,疏柳翠竹掩映;有几位老农边歌边舞于上。中段空白,云烟弥漫,似乎山谷中还有蒙蒙细雨。远处奇峰对峙,宫阙隐现,朝霞一抹。整个气氛欢快、清旷,形象地表达了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的诗意。
师:你像一个美术评论家一样,说得非常专业。
师:请大家继续观察欣赏这幅作品,进行小组讨论,作品中用笔用墨有怎样的特点?这幅作品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给大家 2 分钟时间,现在开始吧!
师:时间到!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明确,讨论得也很激烈。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呢?
生 1:画面用线刚劲,近处巨石、远处山峰皆用大斧劈皴横,奇峭方硬。树木横斜多姿,中远景云雾掩映,略扫清淡之色,显出辽远的空间和光的感觉,山环水抱中景物显得远近分明。
生 2:《踏歌图》是马远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元明清几代山水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远传日本朝鲜,影响他们的绘画发展。
师:答得很正确。看来你们组讨论得很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非常高。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我们本节课学习的欣赏作品的方法主要从背景、内容、笔法、构图、空间、意义这几个角度欣赏。除此之外,还可以加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试着完成欣赏中国画。
三、课堂活动
师:刚才老师带着大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作品的赏析,请看大屏幕,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南宋四家的作品,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探究,选择一幅南宋四家的作品进行赏析,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并互相点评各自的观点。给大家 3 分钟时间,现在开始吧!
师:同学们,时间到了,请第四小组的同学来分享一下。
生: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面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达的意趣,可取唐人诗意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不错,请坐。时间关系,就不请大家一一回答了,老师刚才看了下大家的欣赏角度都很不错,也很全面。但是,有几位同学在分析的时候太过简单,以后在赏析作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手边的教材资料,全方位地了解作品就更好了。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认识了《踏歌图》的表现内容,以及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的方法。感受到了中国画的魅力。
师:同学们,我们美术课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等着大家和老师一起去探索。课下请大家去查找马远的其他代表作品进行欣赏,加深对于欣赏方法的掌握,同时拓宽自身的审美视野。
师:同学们,下课!
结束语
各位老师,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鞠躬)请问我需要擦黑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