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的 XX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再别康桥》。
一、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离别而已矣,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 “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无奈,又有 “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苦涩,还有 “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凄凉。而徐志摩笔下的离别却一反传统的离别苦痛,把离别写得柔媚明丽,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去领略他笔下的离别之情。
二、新课教学
背景介绍与初读感受
师:同学们,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康桥就是剑桥。
师:不错,剑桥就是徐志摩的母校,他于 1921 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师:大家在课下已经预习过这首诗了,大家觉得美不美?很美对吧,那下面,我们一起配着音乐来朗读一下这首诗歌。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感情的抒发。
师:下面老师来读一下,大家体会一下诗人的感情,并思考一下这首在韵律上的美感。
师:好,老师已经读完了,同学们,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生: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情别的感情。
分析句式与朗读指导
师:对的,那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呢?该用什么语气读呢?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我们请同学来回答。我看同学们都讨论得差不多了,请我们的语文课代表先回答。
生:本文是四行一节,整齐押韵。
师:不错,观察很仔细,那是什么语气呢?好,请同桌来补充一下。
生:舒缓、轻柔。
师:对的,很不错,但是我们这是离别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沉的对不对。同学们总结得都很不错,那我们就带着依依不舍的感情,用舒缓的语气再来读一下这篇美文,大家在小组内自由朗读,同学们相互指导。
师:好,现在朗读结束了,从大家的朗读声中,不仅读出了韵律美,还读出了深情,可谓是声情并茂!
意象分析
师:刚才大家在朗读中注意到了吗,本文出现的意象可谓独具特色,那请问同学们,本文出现了哪些意象?
生: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师:很棒,作者用这些意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康桥。那我们一起赏析一下这些意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意象进行赏析,我们待会请同学们来回答。同学们的声音渐渐小了,老师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我们先请第一组来回答。你们选的是什么呢?
生:金柳、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把金柳是比喻成美丽的新娘,表达了作者的不舍。
师:你的回答很棒,老师在这里要做一下补充。我们首先来看柳这个意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呢,常常是代表送别的,从读音上面讲,他与留同音,中国古代有折柳赠送的习惯,再加上柳树、她本身长的是又细又长又软,既像是离别时离人的情绪,又像是离别人挥手送别的姿态。这儿把柳树比作是新娘,同学们想一想,新娘她是不是少女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候啊?那此刻作者把金柳比作了新娘,是不是说明此刻柳树在作者心中是绝美的景色。
师:那除了金柳,别的小组分析的是什么意象呢,来,这个小组很积极,你们来回答。
生:水草,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水草很自由,表达了作者也想在这里继续自由的生活。
师:很不错。“油油的” 既从水草的姿态来讲,又从水草的颜色来讲,突出了水草此刻在水中美好轻盈的形态。那么为什么作者在这儿要用招摇两个字来形容水草呢?招摇二字我们一般说是贬义,比如招摇过市,招摇撞骗,那么在这作者是不是贬义褒用呢?
生:是的。
师:对,这里突出了水草的无拘无束,而此刻,作者也想化身一条招摇的水草隐身于水底,接受康河的爱抚和洗礼。
师:还有别的组来补充吗?这位同学你好像很有想法,你来说。
生:“彩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彩虹的破碎也是作者美梦的破碎,表达了作者的不舍之情。
师:非常棒,老师再来补充一下。揉碎这一词呀,实际上是说了天上的彩虹,它倒映在拜伦潭中,但是因为浮藻看起来斑驳陆离,所以就给人一种破碎的感觉那么我们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来讲一下,表面上说的是彩虹被揉碎,实际上是写作者的离别是一种梦碎的感觉。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啊,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康桥夕阳下美好的画面,上述三节诗每一节都是可以画出来的一幅画,比如说金柳的倒影,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以及青荇,这些画面意境鲜明,色彩绚丽,并且诗人通过为它们赋予个性的动词,使得静态化成动态,给人以视觉的冲击。
三、巩固提高
讨论离别描写的清新脱俗之处
师:那么同学们,老师现在想让大家想象一下,作者在这儿的离别,为什么写得如此清新脱俗呢?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师:第一小组代表你来说。
生:作者的意象选择得非常新颖,每当我们送别的时候,进入眼睛中的景物非常多,但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都写入诗中,而是选取了一些清新脱俗的自然景物,所以使得诗歌,不同于以往的离别诗,非常的清新。
师:很好,还有同学补充吗?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因为作者饱含了真挚的感情,只有带着真挚的感情去以己之眼观物才能够使得诗歌形象生动。
明确作者的感情
师:那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依依不舍和眷恋。
师:对,深情惜别之情。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就要结束,那么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呢,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总结一下。我们学习了康桥的美景,以及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深情惜别之情,还有一些写景的技巧。
五、作业
师:那么下课之后呢,同学们请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师:好,同学们下课吧!
-
上一篇
高中语文高一上册《小狗包弟》逐字稿 -
下一篇
高中语文高一上册《师说》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