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逐字稿

作者:zhuzigao人气:0更新:2024-12-27 15:34:3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教师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木兰诗》,下 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巾帼英雄,你们知道有谁吗?那你们知道这个故事最早来源于哪里吗?是呀,穆桂英、杨门女将、刘胡兰等,看来大家知道的女中豪杰还真不少。大家观看的这段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的豫剧。演绎的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动人故事,大家知道吗?这就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巾帼英雄 —— 木兰!

二、新课教学

(一)文体介绍

师: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对于汉乐府都不陌生了,那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文体?看你胸有成竹,请你来说。你了解的可真多。《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 “双璧”。谁还有补充?

师:是的,《木兰诗》汉称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 梁鼓角横吹曲》。《乐府诗集》收集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词,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共一百卷,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看来你预习得很充分啊。

(二)范读与文意梳理

师:俗话说,好书不厌百回读。下面播放名家范读,请同学们注意听清字音、节奏与停顿,一会儿请同学来展示。谁来试试?最后排这位同学请你来。读完了课文,那么本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呢?课代表请你来说说。很详细还不够简练,想想我们的主人公是谁,做了什么事呢?这回既简练又准确多了,主要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三)木兰从军原因分析

师:征战沙场,保家卫国,本应是男儿做的事。那么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小组内交流讨论,找出来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因后果,开始你们的讨论吧!大家谈论的声音渐渐小了,第一组代表先来说说。你们认为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家里没有男儿了,只能自己去了。那我们从哪一句话里面能看出来呢?非常好,也就是这个句子:“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得很到位,父亲没有儿子了,木兰也没有长兄,所以木兰愿意去集市上买行军用品,之后代替父亲去战场。所以木兰也是无可奈何啊,如果她不去战场,那要谁去了啊?没错,就是她年迈的父亲。那句子中的 “愿” 说明了什么呢?是啊,一个 “愿” 字体现出木兰的勇敢坚毅。虽为女子,却一点也不比男子差。谁还有要补充的吗?这位女同学,你来说。代替年迈的父亲征战沙场,不正是也说明了木兰的孝心。既能肩负起重任报国杀敌,也愿替父征战,可谓是忠孝两全啊!接下来我们看一段视频,感受征战沙场前的木兰形象。请你来说。上战场之前木兰也是一位温柔美丽的女子,为了自己年迈的父亲,勇敢地替父从军,多么勇敢坚毅啊!快,让我们带着感受再读一读这句话。很棒,老师也体会到了你们的勇敢坚毅。

(四)木兰征战生活剖析

师:第二组的同学也急不可耐地想分享他们的观点,请你们继续!你们找到了木兰从军征战的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一部分讲的是什么?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隘和山川像飞一般地越过。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对,就是夸张,不远万里奔赴战场,你想想这一过程会历经多少艰难险阻啊。仅仅三十字就道出了木兰十年征战期间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况的激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没错,通过恶劣的环境描写侧面说明了木兰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还有要补充的吗?看来大家都很欣赏、佩服木兰啊。

(五)木兰人物形象总结

师: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出来木兰是一个忠孝两全、勇敢坚强的人。除了木兰,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巾帼英雄吗?是的,穆桂英、梁红玉、红娘…… 这巾帼英雄的传奇故事仍然源远流长,不断激励着我们。

三、巩固提高

师:相信大家对于接下来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同学们认为《木兰诗》广为流传,这体现了人们什么样的情感?我们一起来说。不仅表达了人们对木兰的敬佩、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这一目标而奋斗!那我们学完了这节课文,我们能看出来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采取了一种什么策略啊?有的同学已经说出来了,就是作者有的地方详细描述、比如木兰从军的背景,还有的地方简要描述,比如木兰参军的过程,这样的写法能够突出作者要表达的木兰具备的情怀和替父从军的勇敢。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可以借鉴这一策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课堂小结

师: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既有她的儿女情怀,更具英雄气概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课文里还有其他精彩的地方,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读出木兰的勇敢及具备的家国情怀。

五、作业

师:木兰的故事已经流传至海外,请大家课下观看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尝试评析中外文化的异同。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好,同学们,下课!结束语: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我的试讲结束,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吗?


Copyright © 2020-2024 教资逐字稿.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514081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