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教师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下 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曲子,看看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曲子播放完了,老师发现有好多同学都陷入了沉思,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位女生,你刚才听得最认真。
师:你说曲子太伤感了,让你想起了在外地工作的姐姐。说得不错。刚才的这首曲子,名字叫做《回家》,它曲调悠长嘶哑,又略带淡淡的忧伤,像是倾诉游子思家心切的心情,又像是在呼唤亲人回家。同学们,无论何时亲人都是我们永远的牵挂。可当亲情遭遇金钱、利益,我们是否还能守住本心呢?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去探讨这个话题吧。
(二)新课教学
情节梳理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片段,边读边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在刚在朗读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有同学在课文中做了批注,好习惯继续保持!谁能来说说,片段主要写了什么?看你自信满满的样子,就请你。
师:你说片段主要写了 “我们” 一家去哲尔赛岛旅行,在船上偶遇叔叔于勒的故事。大家觉得他说得如何呢?是呀,表述简洁明了,如果我们要给文中的小故事起一个名字,你觉得用哪个词语最恰当呢?对,遇于勒。有同学认为不够完整,那你觉得还有什么?没错,躲于勒。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那么围绕于勒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哪位同学想来分享一下呢?
师:不错,本文主要写 “我” 一家人,对于叔叔于勒败家后,变富又变穷的不同表现和心理,还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
人物分析
师:同学们,菲利普夫妇不是一直在盼望于勒回来吗?那为什么要躲于勒呢?带着这个疑问,请大家再来读课文,画出描写菲利普夫妇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开始吧。大家讨论结束,好多同学已经举手示意老师了,哪个小组先来分享?
师:阳光组的同学,你们找到的是?是非利普的语言、神态描写,快来读一读。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 “啊!啊!原来如此…… 此…… 我早就看出来了…… 谢谢您,船长。” 大家说他读得怎么样?老师听到有同学说,两个 “啊” 字没有读好。那应该怎么读呢?你们先来揣摩下此时此刻人物的心理。这边的这位男生,你有什么想法?
师:嗯,第一个 “啊” 字表明他明白事实真相后的惊讶和震惊。第二个 “啊” 字表明明白现实后的深深失望。说得真好,那请你读一读。看看,这不就是菲利普本人了吗?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看看还能读出什么?嗯,恐慌,害怕。“父亲” 到底在怕什么?你说他怕弟弟再回来拖累他们。说得不错,那老师就想问问你了,父亲一直都害怕于勒回来吗?你摇了摇头。是呀,在刚刚收到于勒的来信时,父亲一直在盼望着于勒的归来,甚至在看到于勒前几分钟还在幻想着偶遇于勒。那是什么改变了父亲的想法?对,于勒没钱了!说得不错,这时的 “父亲” 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是呀,多么自私。多么势利呀!
师:第二组的同学,你们已经等不及了,找到了什么?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你真棒!这正是对菲利普夫人的神态、动作描写。那你能读出母亲的暴怒吗?嗯,前几句你还是暴怒,后面平和下来了,就是这里: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那人挨近我们!请你再读一遍。嗯,读的不错,这次真的暴怒了。那你从母亲的暴怒中读出了什么?哦,母亲仇恨于勒。母亲暴跳如雷。可是除了愤怒之外,你们还能不能读出菲利普夫人心中的一点小秘密?看大家疑惑的表情,注意这一句,“我就知道……”
师:对,菲利普夫人早就知道于勒是不会有出息的,她早就怀疑于勒发财的问题了。那就奇怪了,既然菲利普夫人早就对真相有所察觉,为什么不戳穿于勒的谎言呢?哦,你觉得她有点自欺欺人,有道理。谁还有?你认为菲利普夫人穷怕了,于勒的信对她来说就像一根救命稻草,不想也不愿放弃。大家说的都不错,这样的菲利普夫人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嗯,泼辣、刻薄、虚伪、冷酷。很好,人物的神态描写一定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人物的心理表现在神态的变化上,而这正是我们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读到这里,你们知道菲利普夫妇为什么要躲于勒了吗?是呀,因为于勒没钱了。这下我们把课文的整体都弄清楚了。
(三)巩固提高
师:作者塑造菲利普夫妇形象是为了表现什么?那我们整体梳理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讽刺了什么呢?请大家结合写作背景和人物形象思考一下。好的时间到,有人来说说吗?很好,就你吧。
师:哦你说的很不错,本文主要写 “我” 一家人,对于叔叔于勒败家后,变富又变穷的不同表现和心理,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重视金钱、淡漠亲情的情形。请坐。
师:很好,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这对小人物展现了社会大现象。反映了 19 世纪法国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在菲利普夫妇心中的天平上,他们倾向了金钱,漠视了亲情。这也是作者要主要表达的。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课文的阅读,你么你喜欢菲利普夫妇吗?看来大家都不喜欢,大家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同学说,是因为菲利普夫妇扭曲的金钱观和价值观。非常好。同学们,我们要以菲利普夫妇当作反面教材,想想自己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相似的行为,有的话要注意改正。我们要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够在未来走的更远。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通过通读文本,我们从菲利普夫妇的身上,看到了人性的一些弱点,并且学会了如何塑造鲜明生动的物形象,丰富小说的主旨。
(五)作业布置
师:请同学们课外阅读莫泊桑的《羊脂球》,继续感受其小说的魅力。好,同学们下课。结束语:以上就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
上一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