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同学们,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而文言文则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蒲松龄笔下的《狼》 ,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读
相信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对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文言文的学习首先要多读,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哪位同学来读一下?
好,后排这位同学,请你来读,嗯,你读的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但是呀有一句话的节奏要注意一下:“其一/犬坐于前。应该在一后面停顿”那请你再来读一下,嗯,非常好请坐。
同学们,文言文的朗读不仅需要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还要读出韵味。下面请听老师来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老师读完了,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要注意对字音、节奏、韵味的把握,嗯,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对这三方面的把握十分到位。
三、疏通文意
文言文的学习不但要多读,还要疏通词句。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参照课文注释疏通词句,把不理解的标画出来,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一会全班共同解答。
左边这位同学,请你来说,哦,他不明白“一狼洞其中”这句话的意思,好,同桌你来帮他解决,嗯,他说呀,这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可以理解为:一只狼正在草堆里挖洞。 嗯,你解释的非常清晰,请坐。
大家还有其他疑问吗?看来同学们的问题都解决了。
下面请看大屏幕,这是老师整理的本节课的重点词句,请同学们根据要求检查一下自己的掌握情况?嗯,看来大家理解的都很透彻。
四、整体感知
疏通完词句,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好,同学们都读完了,后排那位男生举手最快,请你来说。哦,他说呀,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两只狼与一个屠夫之间的一场较量,以及由此得出的启示 。 嗯,你概括的既简洁有全面,请坐。
五、局部探究
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本文的题目是狼,所以我们先来分析狼,那文中的狼又有怎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独立思考后再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通过热烈的交流讨论,相信大家都有了答案,哪一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交流成果?
1组代表,请你来说,他说他们组认为狼最大的特点就是狡猾,文中这样写道【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这位同学说,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狼想用假寐来迷惑对方,“似”“意”两个字,生动形象的表现出狼的奸诈狡猾。
恩,你们分析的可真透彻,那请你来读一下吧,嗯,非常好请坐。
3组代表,请你来说,哦原来他们小组认为狼的特点还有贪婪,文中写到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他说这里“止”“从”两个字写出了狼紧追不舍,表现了狼的贪婪。嗯说得真好, 那请你来读一下吧,注意体会狼的贪婪。嗯读的非常好。请坐。
同学们,面对如此狡猾、贪婪的狼,屠户又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继续交流讨论。
5组代表,请你来说,哦他们小组认为屠户先是惧狼到后来鼓起勇气杀狼,文中屠惧、屠大窘是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他还说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这里暴起、劈、毙等一系列动词表现出屠夫坚决果断,有勇有谋的特点。嗯,你理解的可真仔细。请坐
是啊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文中对屠户的描写正是为了突出狼的贪婪狡诈,所以文章最后一段写到“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再聪明的狼也会被人打败,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我们,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交流,看同学们交流的意犹未尽,课下呀,请按大屏幕上的要求在作业本上写一篇读后感。
狭路相逢勇者胜,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上一篇
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语文《猫》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