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
说到动物,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对,能运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象驰平原、驼走大漠,这些都体现了动物的运动。那动物的运动是如何实现的呢?这对动物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相关知识。
新授
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屈肘的动作,请同学们仔细体会这个过程有哪些结构的参与?
生:肌肉和骨、关节。是的,它们一起组成了运动系统。那它们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逐一来进行探究。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家兔的骨骼模型来了解与运动有关的骨有哪些,请同学们结合课本 42 页插图认识模型中兔的前肢和后肢由哪些骨组成。
请同学结合模型给大家介绍,看来同学们识记得又快又准。其实人和哺乳动物的四肢骨组成与家兔一样,它们与动物的运动有关,上肢骨主要由肱骨、桡骨和尺骨构成,下肢骨主要由股骨、腓骨、胫骨组成。
这些骨独立存在能协调完成运动吗?对,不能。这就需要关节将骨与骨连接固定,这样骨就能绕着关节来运动了。
那关节为什么能有这种作用呢?让我们从关节的结构出发来找到答案吧,请同学们对照插图认识已解剖的猪骨关节的各部分。
请四组代表来介绍一下:关节上面突出的部分是关节头,下面下凹与关节头相吻合的是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有关节软骨,关节囊包裹在关节外面,关节内的空腔部分便是关节腔。对关节的各部分甄别得非常准确,请坐。
是的,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可以减轻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但是有时还会脱臼,这是怎么回事?对,脱臼是关节头从关节囊内滑出了。希望同学们运动前多做热身运动,保护自己。
这样骨与骨通过关节连接,组成了骨骼。那骨骼能自发的运动吗?当然不能,这就需要肌肉来提供动力,而我们将附着在骨骼外面的肌肉称为骨骼肌。它和骨骼一起构成了运动系统。肌肉由什么组成的呢?它又是如何附着在骨上的呢?请同学们观察解剖盘内已解剖好的鸡翅,并拉动肌肉观察骨骼的运动,观察肌腱是如何附着在骨上的。请小组合作解决这几个问题。
二组:肌肉由肌腹和肌腱构成,牵拉肌肉发现肌腱可以牵拉骨运动,而肌腱绕过关节连接在两根骨上的。
明白了这些我们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两种附着方式,哪种能牵拉骨运动?对,第一种绕关节附着在两根骨上的方式。那这组肌肉如果牵拉着骨完成屈肘的动作能继续牵拉使骨复原吗?如果你是该怎么做?
生:继续靠这组肌肉收缩不能使骨复原,可以在另一侧附着另一组肌肉,使它收缩使骨恢复。思路开阔。
那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知识体会一下,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以及骨骼是如何配合完成一个运动的,请小组同学相互介绍。
一组:肱二头肌收缩牵拉骨离开原来的位置,完成曲臂动作,此时肱三头肌是舒张的,而后要靠肱三头肌的收缩来牵拉骨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骨被牵拉着绕着关节运动了。体会得非常深刻。
这样我们便不难发现,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有的甚至是三组、多组。
同学们想一下仅靠运动系统的参与运动就能完成吗?骨骼肌为什么会收缩?运动所需的能量又从何而来。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运动要靠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而除了哺乳动物的运动,其他类群的动物是如何运动的呢,我们来看大屏幕上鸟在飞翔、蜗牛在爬行、蝗虫在跳跃,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千差万别。但都使得动物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有利于觅食、繁殖、躲避敌害等。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运动系统的组成,并且知道骨骼肌受到神经系统的刺激收缩时,会牵拉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组成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同学们对今天所学掌握如何呢?我们通过大屏幕上几道题来检测一下。通过反馈同学们对今天所学掌握非常扎实,课下希望同学们用硬纸板和橡皮及钉子等工具来制作一个演示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下节课我们来进行展评,下课。
-
上一篇
初中生物《单细胞动物》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生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