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看这样一个 flash 动画,蚂蚁号称 “小身体大能量”,它可以举起比自己重两倍的食物,拖动比自己重十倍的食物,那人能做到吗?为什么蚂蚁力气这么大,这和什么有关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今天的生物课堂。请同学们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像蚂蚁这些昆虫,它的主要运动器官是足,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看来运动需要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那其他动物是通过什么结构运动的呢?我们来看几张图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驼走大漠”,这些都体现了动物的运动。多细胞动物有专门的运动器官来完成运动,单细胞动物又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之前学过草履虫,它通过纤毛的摆动实现运动。由此可见,哪怕是个体微小的单细胞动物,也有自己的运动结构。
同学们是否好奇,以我们人类为例的脊椎动物,是如何完成各种动作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小活动,一只手握拳,然后尽量伸开五指,快速重复这一动作 30 秒,看谁完成的次数多。好,在这个活动中,你感觉疲劳了吗?身体的哪些结构参与了这个活动呢?有同学说骨,有同学说骨骼肌,有同学说关节。看来同学们生活经验很丰富。骨、关节和骨骼肌共同组成了我们人体的运动系统。这个运动系统又是如何完成各种动作的呢?我们先来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大家先来回忆一下脊椎动物的特征。对,脊椎动物身体背部都是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现在请大家打开 84 页的猪骨骼示意图,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告诉老师骨与骨是如何连接的呢?第三排的男同学,你来说。回答得非常好,请坐,他说骨与骨通过关节相连接。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解剖猪关节的微视频,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并利用老师课前下发的学具,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制作关节的模型图,一会儿老师请一位同学上台为大家解说一下关节的结构。好,视频看完了,很多同学的模型也已经制作完成了,哪位同学愿意做一次模型解说家,上来为大家解说一下关节各部分的结构呢?最后一排的男同学率先举起了手,我们掌声鼓励。这位同学的模型不仅制作得非常美观,而且讲解得也非常仔细,他说关节上面突出的部分是关节头,下面凹陷部分与关节头相吻合的是关节窝。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关节软骨,关节囊包裹在关节外面,关节内侧的空腔便是关节腔,对关节的各部分甄别得非常明确。
有时候我们在运动时,会出现脱臼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对,脱臼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划出来了。所以希望同学们在运动前一定要多做热身运动,保护好自己。
这样骨与骨通过关节相连,就形成了骨骼。那骨骼能自发运动吗?当然不能,这需要肌肉来提供动力,我们将附着在骨骼外面的肌肉称为骨骼肌。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肌肉的结构,对于骨骼肌来说,中间较粗的部分为肌腹,两端较细的部分称之为肌腱。现在请同学们把左手放在肱二头肌的位置,右手握拳,用力进行屈肘伸肘,体验一下肌肉的变化。做完动作的同学告诉老师,你们在屈肘和伸肘的时候,感觉肌肉有什么变化呢?靠窗的男同学,你来说。哦,他说在屈肘过程中,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而在伸肘的过程中,肱二头肌舒张,同时肱三头肌收缩。同学们都感受到了吗?看来还有一些同学没有感受到,老师在这里做了一个模型,大家一起来看,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牵拉骨离开原来的位置,这就完成屈臂动作,此时肱三头肌是舒张的。而后要靠肱三头肌的收缩来牵拉骨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骨被牵拉着,绕着关节运动了。
同学们想一下,仅靠运动系统的参与就能完成这个动作吗?同学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在我们跑完耐力跑之后的情景。对,会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现象。所以我们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是因为体内各个系统在密切配合,人和脊椎动物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都是需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在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后,骨骼肌才会产生收缩和舒张的反应,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非常好,老师很高兴。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来一个 “牛刀小试”,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完成导学案上的 “学以致用” 部分。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老师拍摄的两位同学的作答情况,大家来对比一下,你们的答案和他一样吗?好看来同学们掌握得确实不错。
课堂已经接近尾声,哪位同学来盘点一下你对本节课的收获呢?第三排的男同学你来说。哦,这位同学学会了运动系统的组成。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答案呢?倒数第二排的女同学。哦,这位同学说,她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模型,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接下来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但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不一 一展示了,课下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完成这样一个作业,用硬纸板和橡皮以及钉子等工具来制作一个演示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节课我们进行展评。下课。
-
上一篇
初中生物《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逐字稿 -
下一篇
高中政治《生产资料所有制》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