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音乐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音乐《王大娘钉缸》逐字稿

zhuzigao 2024-12-31 11:12:26 高中音乐面试逐字稿 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高中音乐组 xx 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王大娘钉缸》。下面是我的试讲:

一、新课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欢迎同学们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大家听听这个是那个地方的民歌?(播放《茉莉花》)

生:江苏的茉莉花。

师:是的,除了江苏地区的民歌,别的地方的民歌也非常有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二、教授新课

(一)聆听乐曲

师: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来思考一下:这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演唱的内容是什么?

生:……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来,左边靠窗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一唱一和的形式。内容是王家庄老百姓的生活。

师:这位同学耳朵很灵敏,请坐。这种演唱的形式是:在河南邓县之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 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二)再次聆听

师:接下来再来聆听音乐,歌曲中出现的最多的词是什么?

生:……

师:乐曲聆听结束了,来最后面手举的最高的这位同学你来说吧。

生:出现最多的词是 "呀儿呀儿咿呀儿呦"。

师:看来这位同学听的很仔细,请坐。"呀儿呀儿咿呀儿呦" 就是衬词,同学们还记得衬词的作用是什么吗?

生:就是加强民歌中的特色的作用。

师:对,原来的知识看来大家都没有忘记。衬词的应用,不但可以突出歌曲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同时对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歌者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曲旋律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比如说我们初中学过的《青春舞曲》就是运用了衬词。如果把这些衬托性的词句去掉,不仅会大大减弱歌曲的表现力,使歌曲顿失光彩,而且还常常会破坏歌曲结构的完整性,甚至根本无法演唱。

(三)深入理解

师:那么既然说到乐曲结构了,那接下来老师再来弹着钢琴演奏一遍,你们来想一想乐曲的结构形式是什么?

生: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

师:非常好同学们,从整体上看,上句与下句均为 6 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接下来我们随着音乐轻声演唱歌曲,思考:从结构来看,这种一唱一和的形式会有什么感觉?

生:(演唱)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来,左边靠窗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

师:乐理功底非常棒,这一短一长却是一呼一应,尤其是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

师:那从旋律方面这首民歌有什么特色呢?我们接下来再听音乐,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讨论,请小组代表回答。

师:我看大家的声音渐渐地小了,是不是都有答案了?来二组代表说一下吧。

生: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 (sol) 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 (re) 音上,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 (do) 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 (sol) 音上。

师:你们对声音辨别的能力很厉害。的确,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 (sol) 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 (re) 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 (do) 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去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 -- 徵 (sol) 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

(四)完整演唱

师:请同学们分旦角丑角演唱歌曲、带着河南地方特点去演唱歌曲,体会一下其中的情绪。

生:(演唱)

(五)拓展延伸

师:看大家表演的都很生动,老师现在播放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生:《好汉歌》。

师:对,想来但凡是看过《水浒传》或者知道歌手刘欢的,应该对这首《好汉歌》都不陌生吧。作为《水浒传》 的主题曲、这首歌是由著名的音乐家赵季平先生作曲,以及当时著名流行歌手刘欢先生演唱的。那么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和《王大娘钉缸》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生:"嘿儿呀,咿儿呀" 的衬词很像。

师:对,其中多次穿插出现的 "呀,儿呀" 的词,就是源于《王大娘钉缸》; 我们再来演唱一下《王大娘钉缸》的衬词和《好汉歌》的衬词吧。

生:(演唱)

师:你们觉得像吗?

生:确实很像。

师:那我们现在知道了相同之处了,不同之处有什么?

生:《好汉歌》曲调粗犷磅礴、词风朴实豪迈。而《王大娘钉缸》更加风趣活泼。

师:对,在吸收《王大娘钉缸》的基础之上,更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众梁山好汉的风貌,曲调粗犷磅礴、词风朴实豪迈。

三、音乐拓展

师:我们刚刚学习《王大娘钉缸》, 接下来再听听河南民歌《编花篮》和河南豫剧《花木兰》, 更加深刻的了解河南艺术吧。

生:(聆听)

师:是不是都很好听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不是河南特色很浓郁。

生:是的,都有河南方言韵味。

四、课堂小结

师: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过去了。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呢?

生:学习了《王大娘钉缸》复习了衬词的运用。

师:对我还了解了民歌,同学们这节课表现非常好,下课可以再去听听其他地区的民歌,比如河北民歌《放风筝》, 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陕西民歌《蓝花花》等,下节课分享一下。同学们,下课!

结束语:

尊敬的各位考官、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