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音乐的 xx 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游击队歌》,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新课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在进行这节课的音乐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了解哪些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呢?
生 1: 小兵张嘎。
生 2: 地道战、铁道游击队。
师:大家都知道的很多啊,不仅是抗战故事,还有很多抗战歌曲也会激励我们前进,那今天让我们就一起走进抗战歌曲,领略《游击队歌》的音乐魅力吧!
二、教授新课
(一)初听歌曲
师:现在我们来聆听一下歌曲的录音,听的过程中大家思考一下,歌曲表现的是什么精神呢?来这位同学你说一下。
生:表现的我们的战士灵活的作战方式,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形象啊。《游击队歌》是贺绿汀于 1937 年为抗日救亡运动而创作的优秀歌曲。它以准确生动的音乐语言,表现了游击健儿机智灵活的战斗作风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师范唱
师:说的很好,接下来老师来范唱一下,大家听一听歌曲结构是如何的呢?
生:……
师:嗯,大家都听的非常认真,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手举的最高的这位同学你来说吧。
生:是二部曲式结构,分为 A 段和 B 段。
师:曲式结构学习的不错,A 段共八小节,分为四个乐句。
师:A 段表现的什么形象?
生:塑造了游击健儿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的形象。
师:非常对。全曲开始的前两小节,是整首歌曲的基础,小军鼓节奏与大调的明亮色彩巧妙结合,塑造了游击健儿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的形象。B 段分为四个乐句。其中第一乐句在节奏、旋律进行上都与 A 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规整的节奏和以级进为主的旋律,刻画了游击队员坚定、乐观、豪迈的形象。第三、第四乐句为 A 段部分再现,使歌曲在统一中有所变化,易唱易记,又不使人感到单调乏味,这是歌曲能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
(三)发声练习
师:在唱歌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发声练习,拿出我们的唱歌状态来。用 "la" 来进行下面旋律的发声练习吧!
生:……
(四)学唱歌曲
师:老师给大家在 ppt 上展示了一段节奏,我们一起打节拍来练习一下。
生:……
师:嗯,大家都打的不错,还有一点小问题,你们发现了嘛?
生:弱起和十六分音符还是打的不是特别准确。
师:说的对,我们再试一遍吧。接下来老师弹 A 段,同学们来边看谱边视唱 A 段旋律,我们想想歌曲的力度、速度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运用这种力度、速度来演唱呢?
生:开始较弱的,随后渐强,具有进行曲风格。
师:总结的很全面了同学们。歌曲演唱力度开始较弱,随后渐强,声音灵活而富有弹性,是以中速演唱的,具有进行曲风格。歌曲刻画了游击队员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的形象,所以我们演唱时,声音要如何呢?
生:应灵活而富有弹性。
师:对,我们再来一遍,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声音要有气息的支持,才能轻而不虚。同学们唱的不错,我们再来边看谱边唱《游击队歌》, 看 B 段旋律有哪些变化呢?
生:B 段前面两个乐句,多次使用同音重复,节奏与 A 段形成对比。
师:对得,歌曲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 A 段素材,与之形成呼应。我们再来唱一遍吧。完整演唱歌曲吧。
生:……
三、音乐拓展
师:歌曲都掌握的不错了,我们来试试学唱二部合唱片段,老师用钢琴弹低声部,演唱第一声部,你们来学唱第二声部,我们来一个师生合作好吗?
生:好。
师:来我们一起试试吧。同学们表现得真的非常默契。
四、课堂小结
师: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老师想让你们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生:……
师:看来收获颇丰啊,希望下节课可以继续努力:积极参与课堂。课下请大家搜索不同风格的进行曲,下节课分享给大家。同学们,下课。
结束语:
尊敬的各位考官,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
上一篇
高中音乐《樱花》逐字稿 -
下一篇
高中音乐《王大娘钉缸》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