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教师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行路难》,下面开始 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今天上课前咱们先进行个 “古诗猜猜猜” 的活动,考考大家的古诗积累程度,老师说诗句,大家来猜诗名是什么。准备好了吗?先来一个简单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大家一致说出来了,不错,是《静夜思》。“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首呢?有人说是《将进酒》。老师开始加大难度了。“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师:好多同学都在沉默呀!还有人把前后句都说出来啦,但是诗名是什么呢?这位靠窗户的同学举手了,就你来吧。
师:他说是《秋浦歌》。回答正确,请坐,看来你的诗歌积累和记忆能力还不错。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呢?
师:没错,这些诗句的作者都是李白。我们学习过他很多首诗,他的诗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诗歌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诗《行路难》,看看你又将认识一个怎样的李白。
二、新课教学
(一)解释诗题
师:上节课老师也让大家提前预习了这篇名诗,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首诗的题目呢?这位同学跃跃欲试的样子,勇敢一点,就你!
师:他说 “行路难” 是乐府古体,“乐府” 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请坐,你课下预习很全面,继续保持。
(二)朗读感知
1. 名家范读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首名家范读,听的时候注意字音和停顿节奏,也可以跟着默读,开始吧!
2. 学生配乐朗读
师:范读结束了,现在老师播放一首古筝作为朗读背景音乐,谁愿意来读一下?看你挺自信的样子,就你吧。
师:嗯,读得还不错,在音乐的熏陶下,节奏也拿捏得很好,就是感情不够到位,一会要好好学习诗人的感情。请坐。
3. 师生交流朗读
师:听着刚才那位同学读,也勾起了老师的朗读欲望,这样吧,我们来个师生交流朗读,我读一句,大家读一句,怎么样?好,老师先来。“金樽清酒斗十手、玉盘珍羞直万钱。”
(三)剖析诗歌
师:够的,怎么办呢?没错,拿出我们美读的第二招,体察诗意和情感。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深刻剖析一下本首诗,可以从艺术手法也可以从情感变化,开始吧。师:时间到,请 3 组来。
师:你们组说是前两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能先来说一下这两句大概写了什么吗?
师:你说是朋友们为了送别诗人而设下宴席,可是作者却内心苦闷,吃不下。你们怎么看出诗人内心苦闷了呢?
师:哦,你说通过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看出了他内心的感情变化。尤其是 “心茫然” 就看出了诗人的行路难。
师:老师再来考考你们组,第一句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
师:没错,通过 “斗十千” 和 “直万钱” 看出是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写饭菜的丰盛和豪华,那诗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呢?好好思考一下。
师:是的,更能突出作者内心抑郁和急切寻求出路的心情。先请坐。
师:老师来补充一下,3 组讨论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还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诗人以美好的场景来烘托他心情的不愉快。用周围的美好场景来抒发内心的哀情。有人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艺术手法吗?
师:没错,此时诗人描写的景与他的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是反衬的关系,更能增加诗人内心的哀伤。
师:现在请 3 组带着你们的理解来读一下这两句,注意体会一二句诗人由乐到哀的情感转变。开始!
师:理解了诗句后读得确实进步很大,感谢 3 组给我们分析的诗句,你们组很善于思考。
师:还有哪个组来说说不同的诗句。来,给 5 组一个机会,请代表来回答吧!
师:嗯,你们讨论的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师:请你们组来说说诗人如何形容自己行路难的?
师:嗯,用 “冰塞川” 和 “雪满山” 来象征他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师:是的,这两个词也和我们的诗题相吻合,是不是作者真的要渡黄河,登太行山呢?
师:你说不是的,那具体是为什么呢?
师:没错,这里是运用比喻,是在表达自己无路可走的心情多么艰难!
三、巩固提高
师:老师来加深一下难度,这句诗中还引用了历史典故,你们组能看出来吗?
师:没关系,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典故是常见的艺术表现方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了解。
师:现在能看出来了吗?给你们 1 分钟讨论一下。
师:没错,这句诗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师:公元 742 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 “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师:请坐,你们组讨论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悲苦激愤和希望憧憬,此处是以哀景写乐情。
师:请你们组带着这种感情朗读一下这两句诗,感受诗人内心的变化。开始!
师:你们组的见解不但很独到,而且对文章的内涵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
四、课堂小结
师:愉快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就快到了下课时间。本节课通过大家的探讨,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情感,学会了夸张、对比、比兴和用典等来认识作者借乐景抒发内心哀情的诗歌艺术手法。大家以后也可以在写作中尝试用一下这些表现方法。
五、作业
师:课下请同学们阅读李白的其他作品。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师:我的试讲结束,感谢各位老师,请问可以擦掉板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