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同学们,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金榜题名,本是人生之喜事,但有人却因此而发疯,这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中举》来一探究竟。
二、整体感知
下面请看大屏幕!!
相信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对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首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看同学们都读完了,好,后排那位男生率先举手,请你来说,他说呀,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范进中举前后范进自己及众人发生的巨大变化,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嗯,你概括的可真全面,请坐!
三、局部探究
同学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出现的人物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标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通过热烈的交流讨论,相信大家都有了答案,哪一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
1组代表奋勇争先,请你来说,哦,他们小组为我们分享的是文中的范进
他说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人,当知道中举时,范进喜极而疯,文中运用“咦!好了!我中了!”以及“跌倒、大笑、拍手”等一系列精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将范进中举后的疯癫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而一个“好”字更是写出了范进几十年追求功名利禄,如今终于实现的满足和狂喜。
嗯,理解的很准确,请坐。是啊同学们,范进中举喜极而疯,让人可笑又可怜啊!这一部分写的非常精彩,下面让我们齐读一下,注意将范进的疯癫丑态读出来(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嗯,同学们读的声情并茂。
哦,同桌你还想补充,他说中举前,范进对胡屠户唯唯诺诺,渴望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得功名利禄。而中举后,范进变得圆滑世故,更是打起了官腔,体现出他对功名的热衷。
恩,你分析的很透彻,请坐。 是啊同学们,范进中举前隐忍为功名,中举后圆滑也为功名,可见范进真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人啊!
3组代表,请你来说,嗯,他说呀,他们小组为我们分享的是文中的胡屠户。
他说,范进中举前,文章这样写道“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这里“横披、腆”两个词写出了胡屠户的蛮横倨傲。他还说,在范进中举后,“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里的“几十回”更是将胡屠户阿谀奉承、虚伪势力的丑态刻画的入木三分。
同桌还想补充请你来说,他说胡屠户的变化还体现在对范进的称呼上,由原来的现世宝变为贤婿老爷,更是将胡屠户嫌贫爱富的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
嗯,你们小组对文章体会的可真透彻,请坐。
5组代表,请你来说,他说呀,他们组分析的是众乡邻及张乡绅的变化。
他们组认为众乡邻及张乡绅是一群趋炎附势的人。他说,范进中举后,众乡邻送粮送酒,奔走效力,张乡绅更是送房送钱,攀亲拉拢。这里体现出众人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丑态,深刻反映了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范进中举前,生活贫困潦倒,但众人却漠不关心;而中举后,众乡邻则送粮送酒,奔走效力,张乡绅更是送房送钱,攀亲道故。通过众人前后态度的对比,表现出人们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丑态。
恩,你分析的非常精彩,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下吧。嗯,你读出了众人阿谀奉承的丑态。请坐。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了解了范进中举前后众人及他自己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找出相关信息。
靠窗的那位同学,请你来说,他说,在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逼迫下,考取功名成为以范进为代表的读书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也成为众人对待和评价一个人的标尺。所以范进的喜极而疯、众人的态度转变,都是封建科举制度扭曲腐朽的影响和表现。
恩,你对文章把握的非常准确,请坐。
四、拓展延伸及作业
同学们,范进中举用喜剧的形式表现了一场悲剧,这里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和民族的悲剧。范进读书就是为了追求功名和利禄,那么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又为了什么而读书呢?请同学们对此在小组内展开交流,看同学们交流的意犹未尽,课下请按大屏幕上的写作要求,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在作业本上。
五、结束语
同学们,在这个和谐美丽的新时代,有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希望同学们能脚踏实地,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
上一篇
初中语文《智取生辰纲》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语文《孤独之旅》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