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初中科学组面试 x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地球仪和地图 —— 地图》,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师:同学们好,上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说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说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装得了”,请同学们打一物品。
师:有同学能猜出来吗?
生:是地图。
师:同学们猜得很对,大家都很聪明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仪和地图 —— 地图》。
新课讲授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图的纸张大小有限,那么我们如何将地球上的物体容纳进小小的地图之中呢?
生:可以把物体缩小。
师:同学们说得没错,因为纸张大小有限,所以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将地球上的物体缩小,以特定的图式符号进行体现的图形。
师:在这里我们说的比例就形成了比例尺。用公式表示就是: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师:刚刚我们已经讲解了比例尺的意义,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
师:老师这有几张地图,分别是 “中国行政区划图”“浙江旅游地图”“荣安社区平面图”,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三幅地图,找出地图中的比例尺。
师:时间差不多了,看同学们也都找完了,那我们来思考一下,在这三幅地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比例尺的呢?
生:有文字式、线段式和数字式。
师:同学们说的没错,那么三幅地图的比例尺中,谁的比例尺大、谁的比例尺小呢?
生:“荣安社区平面图” 的比例尺最大,“浙江旅游地图” 的比例尺第二,“中国行政区划图” 的比例尺最小。
师:那么它们展示的实际范围谁大谁小呢?现在同学们分成小组,以前后 4 人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这个问题。
师:好的,时间差不多了,听大家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小,看来是已经讨论出结果了,我们找同学来说一下。
生:我们小组认为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
师:这位同学说得不错,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一般比例尺大,展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小,展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师:还是面对刚刚这三幅图片。当你面对这三幅地图时,应该如何进行方向的判断呢?我们按照小组为单位,同学们讨论之后向全班同学进行分享。
师:时间差不多了,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呢?
生: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生:可以看指向标。
生:可以看经纬线。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我们在地图上进行方向的判断的时候,主要有三种情形,可以按照以下三种方法来判断。
师:一般地图上,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可以根据指向标的北方确定其他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可以通过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判断。
师:同学们来观察一下三幅地图的左下方或右下方,可以发现都有 “图例” 这一要素,那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图例呢?
生:表示河流、城市等各种各样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
师:那除了图例,地图上还有一些文字或数字,它们被称为什么?
生:我们把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称为注记。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看来大家学得都很认真。我们以 “中国行政区划图” 的图例为标准,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记住图例及其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时间到了之后老师会在 PPT 中依次出示不同的图例,同学们进行抢答活动。
巩固提高
师:同学们的抢答活动表现太棒了,我们来提高一下难度,同学们能不能在中国政区图上量出并计算北京与香港之间的直线距离呢?
小结作业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哪位同学愿意谈一下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们初步掌握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地理语言阅读地图,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
师:看来大家都收获颇丰。
师:下课后的作业是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地图三要素相关知识,绘制学校平面图,下堂课进行展示。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
上一篇
初中科学《细胞的结构》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科学《力的作用效果》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