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逐字稿

zhuzigao 2025-01-24 16:01:20 高中语文面试逐字稿 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 7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沁园春・长沙》。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我国诗人自古爱写秋,有人抒发的是忧国伤己、感叹报国无门之情,有人则表达少年壮志、老而弥坚之心。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也在秋天写下《沁园春・长沙》,他又在秋天里抒发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沁园春・长沙》。

词又称长短句,沁园春是词牌名,也是词的格式和名称,长沙是词的题目。

现在我们先来听一段配乐诗朗诵,感受一下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我们在朗诵里听到了什么?哎,豪迈、旷达。现在我们看看这豪迈与旷达的词究竟写了些什么?

1、这首词分为上片和下片,我们先来看上片。上片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动词,同学们看是哪两个?对,是 “看” 和 “怅”。

看到了什么?现在我们找一个朗读高手来为同学们读一下,第一排的男同学你来读,其他的同学仔细听你看到了什么?哦,看到了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碧透的漫江,争流的百舸,长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手法呢? 嗯,同学们说得很好,景物由远及近,先仰视后俯视,营造了宏大、广阔的场面,动静结合,使景色生机勃勃,红山碧江,颜色对比鲜明,使秋景更加绚丽多彩。

2、自古诗人多怨秋、悲秋,诗词中的秋多苍凉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与众不同呢?可结合 PPT 中的背景、词人身份来考虑。大家说的都不错,正所谓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品格的高下,正是因为诗人胸怀天下,气度、胸襟不凡,才会有如此绚丽的秋景和豪迈、旷达的意象。

3、诗歌在品格,也在语言。在 “看” 字领起的句中,你认为哪个词或字用得好?好在 哪里?小组内互相讨论下。(停顿) 第五小组,来分享下你们小组的讨论成果,嗯,说得好,其他的小组呢?嗯,也不错,三组!嗯,很好。

大家说的 “遍”“尽”“染”“击”“翔” 都说得很充分,尤其是 “击”“翔” 这两个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加上了主观意志,雄鹰像人一样搏击,鱼也像鸟一样飞起来了,尽可能的表达出彻底的自由奋发之态。

4、面对如此之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呀?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诗人的感叹里,你读到了什么?

问国家命运由谁主宰,民族前途由谁掌握?

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凌云的壮志。

5、那下片词人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了吗?回答了;那么诗人是怎样来回答的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下片,思考下这个问题。

你来说,哦,说的不错,还不是太准确,其他同学呢?来,请讲,你说昔日同游的同学们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这些热血青年正是将主沉浮的好人选,尤其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两句,用了典故,夸张地说游泳时激起的浪花把急驶的船都阻住了,多么大的气魄啊。

现在我们回首看一下整首词,上片看湘江秋景,下片忆往昔峥嵘,忆激流勇进, 整首诗一幅湘江秋景图,一幅革命斗争图,体现同学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接下来,我们配乐一起朗读下这首词,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后同学们把这首诗背过,下节课我们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下课。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