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鞠躬),我是高中地理组 xx 号考生,我的试讲题目是《大气污染与酸雨》。
新课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同学们,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雾霾天气的图片和酸雨腐蚀建筑物的图片。
师:没错。那大家看到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想不想了解这背后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大气污染与酸雨》。(教师板书课题)
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找出大气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的概念。第二排靠过道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师:你读教材读得很仔细。
师:我们用什么指标来形容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呢?如果可吸入颗粒物增多,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危害?第一排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衡量大气污染的指标有两个:总悬浮物颗粒和可吸入物颗粒。可吸入颗粒物增多,会引起 “尘肺病” 危害人的生命。
师:回答得很准确。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酸雨形成的视频,思考:酸雨是如何界定的?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包括什么?
师:视频看完啦,第五排靠窗的同学你来说。
生:酸雨是指 pH 小于 5.6 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为向大气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师:你总结得很全面。
师:同学们根据视频,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试着画出酸雨的形成过程。
师:老师看到大家都画完了,请看大屏幕。
帮助学生归纳:大气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转化硫酸、硝酸雨水酸雨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读图 2.17,小组讨论:酸雨会带来哪些危害?老师一会儿叫小组代表来回答。第五组 5:
(1)水生生态: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2)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3)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4)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师:你们小组概括得很全面。
巩固提高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活动 “说一说”,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预防酸雨的小建议。
生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生 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生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生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生 5:使用天然气等较清洁能源,少用煤。
师:你们说的方法都很好。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生 1:了解了大气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的概念。
生 2:了解了酸雨的成因和危害。
师:看来大家收获都很多!
师:不知不觉中,这节课已接近尾声,课下调查所在省份是否存在酸雨的危害,并搜集相关资料在下节课分享交流。
师:下课。
结束语
我的试讲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需要擦掉我的板书吗?
-
上一篇
高中地理《全球变暖》逐字稿 -
下一篇
高中地理《乡村的土地利用》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