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面试逐字稿 初中化学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初中化学《物质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逐字稿

zhuzigao 2025-01-06 12:01:48 初中化学面试逐字稿 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初中化学组面试 X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物质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好,上课。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讲过的溶解和溶液的定义吗?

师:好的,看有很多同学举手了,我们找同学起来说一下,哪位同学想试一下呢?

生: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生: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师:非常好,其实在溶解的过程中,除了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教授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根据生活经验思考一下,对于能量变化,我们除了用手触摸获得感觉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测量呢?

生:可以用温度计。

师:很好,那我们来猜一下,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能量应该怎么变化呢?

师:看到有很多同学跃跃欲试,我们请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生:我觉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能量不变。

生:我觉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生:我觉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师:嗯,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那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老师现在想研究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分别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同学们知道该怎么办吗?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有些小,我们需要合作探究。现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

师:大家要注意在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需要指明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及实验过程。

师:看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我们找同学来说一下实验的步骤吧。哪组同学想来试一下呢?

师:好的,三组同学来试一下。

生:取 3 个相同的烧杯,向其中各加入一药匙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加入相同体积的水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生:我觉得应先向 3 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再向其中加入药品溶解后测其温度。

师:我们综合两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大家一起看一下大屏幕,大屏幕上有实验步骤。

师:取 3 个相同烧杯,注入 30mL 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再向上述烧杯中分别加入一药匙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用玻璃棒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最后将小烧杯中的液体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师:现在同学们小组合作按照大屏幕中展示的方案进行实验,并且观察实验现象。大家观察完实验现象之后,将温度记录在书中表 6 - 3 中。

师:大家做实验时要注意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取用时要小心。

师:看大家都得出结果了,我们找同学来说一下。

生:我们发现硝酸铵溶于水之后温度降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溶解硝酸铵吸热。

生:我们发现氯化钠溶于水之后温度基本不变,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溶解氯化钠温度变化不明显。

生:我们发现氢氧化钠溶解之后水的温度升高,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溶解氢氧化钠放热。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从中可以得出,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师:有些物质(如氢氧化钠、碳酸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些物质(如硝酸铵、硝酸钾、氯化铵等)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有些物质(如氯化钠)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巩固提升

师:我们知道氧化钙放入水中温度会明显的升高,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温度也会明显的升高,它们的原理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错,前者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放热,是由于发生化学变化而放热,而后者是溶解过程中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哪位同学愿意谈一下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们知道了物质溶解过程的能量的变化,体会到了物质世界中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规律。

师:看来大家都收获颇丰。

师:同学们课下调研 “物质溶解的过程除了能量变化外还有哪些现象”。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