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美术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美术《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 —— 中国山水画》逐字稿

zhuzigao 2025-01-03 15:01:27 高中美术面试逐字稿 0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鞠躬)我是高中美术组 xx 号考生,我的试讲题目是《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 —— 中国山水画》。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观看优秀国画家的作画视频,边看边思考:画家是用什么工具材料作画?是否根据写生对象去摹写?

师:好,视频看完了,同学们,谁能说说你的发现?最前面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师:哦,你说画家是用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进行作画的,画家在画面表现的山水和真实场景中的不太一样。

师:说得没错,请坐。你觉得视频中的画家此刻的作画心情如何?

生:心情舒畅。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画家在画面上表现的不仅仅是现实中观察到的物体,还有画家作画时心境的表现,视频中的这位画家绘画很好地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节课和中国山水画有关,请大家翻开书本《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 —— 中国山水画》。

二、新课教学

(一)初步感知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幅作品《雪景寒林图》,边欣赏边听老师播放的琵琶曲,思考画中有什么景物?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师:那边戴眼镜的男生,你来说。

生:这幅画中,画家以雄劲的笔法描写了北方高峻的大山,山间的积雪和重林掩映中的建筑,使人观之如身临其境。

师:很好,看来你和作者一样,是一位善于观察的人,请坐。这是北宋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画家终日游居山林,喜欢华山一带的景色,常在山中久坐,对景研究画山的方法,认为 “与其师人,不如师诸造化”,以大自然为师,因此能够画出如此传神之作。

师:同学们,让我们将视线转到这幅作品的墨法和意境上,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呢?

师:右边扎马尾的女孩,请你说说看。

生:范宽能将山水内在的东西表现出来,也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反映到画面中,再去感动别人,产生共鸣,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浓墨深厚处境界浩渺,淡然处清澈透亮。

师:不错,请坐。

师:北宋画论要求山水画达到可观、可居、可游的境界,观者看画如身处真山实水,会有徜徉其中,甚至筑居其间的感受。置身《雪景寒林图》之前,我们感受的不是丘壑的营造,或是技法的精妙,只是单纯的如临其境的震撼与喜悦。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往前走,快看,这里有元代倪瓒的作品《六君子图》,作品中主要画了什么树?这些树有什么含义?

师:来,右边靠窗的同学,你试着说说看。

生:画面中描绘了水间隔两岸,近岸土坡陂陀,挺立着六株古木,分别是:松、柏、樟、楠、槐、榆树。这些树象征了作者的内心品质,背后河水茫茫,遥远的天边是起伏的山峰,意境清远萧疏。

师:很好,你的感受力很强,说得也很清楚,请坐吧。

师:画中主要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

师:画家黄公望在题画诗中进一步揭示出本画的主题:“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将画家见景生情、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心思表达得含蓄隽永,也将中国画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特点诠释得十分清楚。

师:画家用 “六君子” 去命名他的作品有什么意义?

生:倪瓒用树喻人,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师:没错,和他的人生境遇相关。倪瓒本来出生在富裕的家庭,战乱废了他的平静的生活,从此隐居不出,一生与笔墨为伴。借画抒情,从画面构图布局上,萧疏的气氛,寥落的用笔,都体现了画家的情感,无语地传达了画家的心声。

(二)深入探究

师:现在,大家自由地在美术馆内欣赏探讨这些美术作品,想一想:为什么说中国画是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的?中国画是如何表现情景交融的意境?

师:那边最先举手的这位女生,就由你来打头阵吧。

生:在古人看来,把大自然融入笔墨之中,这是山水画表现的天人合一的精神。

师:清人石涛认为必须 “深入物理” 才能 “曲尽物态”,而达到 “物我交融”。就是说首先要研究所描绘的对象的本质,才能掌握其形象,从而把自然界的人和物象融合到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情与景的交融。

师:还有同学再来为我们分享一下呢?靠墙戴眼镜的女孩子你来说说看。

生: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以给人联想和思索的空间。

师:说得很好,请坐。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实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我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师:学习了这么多有趣的知识,我看到有的同学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出发了,那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同学们。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选择一幅作品进行欣赏评述。同学们有任何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举手问老师。下面跟随着轻柔的音乐,开始吧!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们,你们讨论得很激烈哦,可以多谈谈自己对画面的感受哦。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派出自己小组的代表,来分享一下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吧。就请第一小组的同学代表,你来说一说吧。

生:《潇湘奇观图》这幅画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峰峦起伏,云雾出没,作品用淋漓水墨画江上云山、云雾变幻的奇景,山峰、江水、树木并未作具体细致的描写,追求的是苍茫雨雾中自然界的特殊韵致。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得好!老师要为同学们点一个大大的赞。由于画家的修养和艺术个性的差异,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画面意境。

三、课堂活动

师:老师看到各个小组都已经完成了讨论,接下来请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对所选作品的欣赏评述。哪位同学先来?

生: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溪山行旅图》,这幅画给人一种雄浑壮阔的感觉。画面中大山巍峨耸立,占据了大部分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山脚下的行旅队伍则显得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大自然的雄伟。画家通过细腻的笔墨,描绘出山石的纹理和质感,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巧。而且从画面中能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师:非常精彩的评述!从画面构图、笔墨运用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分析得很到位。其他小组呢?

生:我们小组欣赏的是《富春山居图》,这幅画描绘了富春江一带的山水景色,山水连绵起伏,意境悠远。画家运用了淡墨和干笔皴擦的技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淡雅清新的风格。画面中的山水布局疏密得当,有开有合,仿佛让人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能体会到画家寄情山水的心境,情景交融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说得真好!每个小组都展现出了很高的欣赏水平。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更加深入地领略了中国山水画的魅力。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走进山水画的世界,对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志趣的联系有了一定认识,掌握了美术作品中关于传神和意境的欣赏评述方法。在美术创作中能否营造传神和意境,是美术作品是否具有感染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师: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能够发现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写写感想,可以通过参观中国画展览或多观看中国山水画家的作画视频,提高认识,加深理解。

师: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今天的美术课就到此结束,同学们,下课!

结束语

各位老师,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请问我需要擦黑板吗?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