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教师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口技》,下面开始我 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类的语言。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像人一样发出悦耳的音符。
师:所以,声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你带入变幻离奇的境界。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口技》,将大家带入这奇妙的境界中来。
二、新课教学
字词学习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想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下方的注释以及课前的预习,先来找一找,这篇文言文中有哪些你觉得重要的字词。给大家二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课文。
师:好,大家找的都非常仔细,哪位同学愿意交流分享一下呢?
师:这位同学找到一个古今异义的词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的 “走”,古意是逃跑,现在是走路。
师:非常好,请坐。还有哪位同学要补充一下呢?
师:又找到一个一词多义的词,“满坐寂然” 和 “众宾团坐” 的坐字,前者通 “座” 表示座位,后者的 “坐” 是坐下的意思。
师:嗯,很好,请坐,同学们都非常仔细。其实这堂课的重点字词还有很多。老师用一个 PPT 汇总了一下,同学们来看一看,和你找到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师:看来大家找到的都是一样的,这说明大家不仅有好好预习,还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呢。
朗读与文意理解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朗读音频,同学们跟着音频默读一下文章,同时注意字音和停顿,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好,那我们就开始了。
师:现在音频已经播放完了,下面给大家一点时间自由朗读课文,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现在开始吧。
师:时间到,大家朗读的都不错,大家有没有不明白的字词呢?
师:嗯,好都没有,那么现在我们也已经比较熟悉文章内容了,那么老师想请各位同学来讲一讲,在这篇文章中口技艺人表演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师:有同学说表演了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由醒而梦,火起之后众人慌乱惶恐的故事。
师:大家说这位同学说得对不对呀?嗯,说得很对,那么哪位同学来谈一下读完后的感受呢?
师:有同学说感受到了口技艺人的技艺非常高超。
师:很好,还有没有补充?没有,请坐。还有哪位同学来谈一谈?
师:有说我发现作者是按照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的顺序来写这篇文章。
三、巩固提高
分析侧面烘托手法
师:那么同学们,经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于这篇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文章中哪些句子描写了观众的反应?有什么效果呢?同学们可以小组间交流讨论一下。
师:好,看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你的发现呢?老师给你们提个醒:这篇文章使用的是什么描写手法呢?你来说说。
师:哦,他说是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那么侧面烘托在这里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呢?
师:他说侧面烘托,烘托口技人技艺高超。伸头,微笑,认为表演者的表演很精妙。说得很好,那么文章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这一点呢?
师:“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听见一家人进入梦乡,听众也舒缓了。很好、还有吗?你来说说。
师:哦,你说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听众被感染,也以为着火了。
师:听众的反应随着表演者的变化而变化,是表演者的卓越表演所引起的。非常好,请坐。
师:这就是侧面烘托的作用,侧面烘托和正面烘托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同样的主题,这种写作方式更能够引导读者体会到文章要表现出的技人的高超技巧。同学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式。
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并且感受到了口技人高超的技巧。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下节课要继续努力。
师:技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古老技艺,不仅代表着高超的技巧,同时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不仅仅有口技这样的传承技艺,还有很多流传下来的文化,比如皮影戏,同学们不仅仅要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还要能够感受到我们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提高自己审美情趣。
五、作业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相信大家都在今天的学习中有所收获,那么今天的作业是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一处景物或一个人。这我们下节课一起来交流分享。
师:那这节课我们就先学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师: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倾听,现在,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
上一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陋室铭》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