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教师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诫子书》,下面开始 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说起诸葛亮,这可是我们的 “老朋友” 了,与他有关的故事《三顾茅庐》可是妇孺皆知啊!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关于诸葛亮的典故吗?靠窗的这位同学,请你说一下。这位同学说,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计让人印象深刻,那里表现了他晓天象、算人心的谋略。旁边的同学,你也来说说吧。你分享的是空城计的故事,让你再一次见识了诸葛亮的才华。同学们的分享都很棒,请坐。今天呀老师带大家看一看诸葛亮的另一面,看看作为父亲的他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诫子书》。
(二)新课教学
解释课题与作者介绍
师:说起课题,哪位同学能根据课前预习为我们解释一下呢?左边第三排的男生,请你说说。说得没错,请坐。结合课下注释以及从字面上可以理解 “诫” 就是劝诫、告诫的意思。“子” 肯定就是儿子啦,那 “书” 呢?诶,书信。由此不难得知,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劝诫儿子的一封书信。说得非常好,那关于诸葛亮,你们有哪些了解呢?
师:有同学说,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很好,并且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现在,老师先来为大家播放范音频,在听名家朗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并划分朗读节奏。
朗读指导与展示
师:好,录音播放完了。这里老师要强调几个字的读音。“夫 / 学须静也” 的 “夫” 这是个助词,应该是二声。再看这个词,怎么读?嗯,“淫慢”,同时注意理解,“淫” 是放纵,“慢” 在这是 “懈怠”。这些文言文知识对于我们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希望同学们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刚才有请同学们划分朗读节奏,而老师把划分好的内容也呈现在了大屏幕上,我们可以核对一下,有问题及时调整。现在就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为大家读一读多媒体上的文章呢?你的眼神充满了期待,请你。
师:他读完了,大家说他读的怎么样啊?是的,声音很洪亮,如果语速能慢一些就更好了。再试一次。这次有进步,这位女生,你也读一读。嗓音很动听,就是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听老师读,大家来感受一下。“非淡泊 / 无以明志,非宁静 / 无以致远” 都请坐。现在,我们就请男生为一小组,一起来读一遍。非常棒,格外有气势!再请女生为一小组;一起来读一遍。嗯,丝毫不逊色啊!
分析诸葛亮劝诫儿子的内容
师:通过理解题目和多次朗读,我们也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那么诸葛亮是如何劝诫儿子的呢?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句子,和小组成员交流,十分钟后我们请大家来分享。好,开始讨论吧。时间到,看大家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先请阳光组的同学分享吧。
师:你们分享的是这个句子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先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好,理解关键字词后,你们觉得这句话是在说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那接下来,诸葛亮又是怎么加深说明的?
师:是呀,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来了,“非淡泊 / 无以明志,非宁静 / 无以致远”,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看来作者很看重 “静” 啊?同学们是怎样理解的呢?这边有同学说,“静” 就是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只有内心平静、心无杂念,才能专心致志做事。理解很到位,表达也很清楚,确实,“静” 可以说是我们踏实做事的前提。那这不仅是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也是老师对大家的期待。阳光组同学的讨论成果很丰富啊,都请坐。
师:前进组的同学看起来很不服气呀,那你们分享的句子是?“夫 / 学须静也,才 / 须学也,非学 / 无以广才,非志 / 无以成学。淫慢 / 则不能励精,险躁 / 则不能治性。” 这个句子很长,先来说说对它的理解吧。你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很棒啊!嗯,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一静一躁,好一个正反对比论证,与 “以修身、俭以养德” 对比,更使人信服啊。
(三)巩固提高
探讨 “志”“才”“学” 的关系
师:经过上面的学习,老师要问问大家,文章中出现的 “志”“才”,它们与 “学” 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是呀,“志” 是 “才” 的前提,毕竟作者说道 “非志 / 无以成学”,那 “学”?哦,“非学 / 无以广才”,从这可以看出 “学” 是 “才” 的基础,胸怀大志方能成才,刻苦学习才能成才。这就是诸葛亮对儿子的无限期望啊!联系文意是个学习的好方法,你们都没被难倒,这节课表现很棒啊!都请坐。
联系实际谈成才条件
师:同学们,能不能联系实际说说,你们认为成才还应具备哪些条件?嗯,要诚实守信好,要勇敢勤劳不放弃。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诸葛亮的《诫子书》,掌握了文章的中的重点字词解释、并且他在家信中劝诫儿子要修身、治学、惜时,告诉我们宁静才能致远。希望同学们也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
(五)作业
师:诸葛亮的谆谆教诲,也让今天的我们受益匪浅,希望同学们也可以做到这些要求。本节课我们感受到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教诲与无限期望,课后完成作业:猜想诸葛亮的儿子收到此信之后的反应,续编结局。那这节课我们就先学到这里,同学们下课。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倾听,现在,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
上一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春》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口技》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