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3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清平乐·村居》,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诗词如同跳动音符婉转于心弦,又犹如那初升太阳洒下光辉。谁来分享一下喜欢的诗句呢 ?
师∶你真有勇气,第一个举手,你说。哦,你最喜欢"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 春景。谢谢你的分享,请坐。
师∶好,你来。哦,你难忘《村居》里"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场面。
师∶说到《村居》,在诗人高鼎眼中它是一首诗,而在宋朝词人辛弃疾的眼中,它是一首词。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清平乐·村居》。
二、初读
师∶读文始于课题,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
师∶你迫不及待地举手了,请你。嗯,"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目,村居即居住在乡村。
师∶预习工作足,而且表达清楚,让人一听就明白,非常好。请坐。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范读,你们边听边标记不认识的字词,并注意朗读节奏。
师∶好,老师开始了。
师∶嗯,老师读完了,现在,谁接受挑战来读读多媒体上的字词?
师∶挂着微笑的这位男生,就你吧。师∶大家说,他读得怎么样?
师∶嗯,声音洪亮,非常有气势。
师∶老师听到有同学小声纠正,对,就是这个多音字"剥",在这里应读 bao,表示去掉外面的壳。来,我们再读一遍。
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老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自由读读这首词,字正腔圆,争取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现在让我们一起齐读这首词。
师∶嗯,字音正确,语句通顺。要是节奏把控更到位,就更完美了。
师∶现在,咱们班来一场男女赛读,看哪组读的更好。
师∶好,女生先来,嗯,音美富有韵味,果真巾帼不让须眉。
师∶男生再来,嗯,丝毫不逊色,特别有气势。
三、析读
师∶老师就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乡村画面?稍后老师会请小组代表发言。
师∶好,大家吟诵、讨论声渐渐小了,看来,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
师∶飞鹰组的同学已经全员举手,那请你们最先展示吧。
师∶哦,你们说描绘了田园风景,怎么看出的 ?
师∶嗯,你们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居住环境中看到了低小的茅檐,溪流。好,还有别的发现吗 ?
师∶噢,还有青青草。你不愧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师∶同学们,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聆听呢!老师为大家播放潺潺的溪流声,请闭眼想像画面。
师∶你们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环境吗 ? 嗯,优美!
师∶老师好奇,"茅檐"用泥巴垒墙,茅草盖房,又矮又小,为何还给你们美的感觉呢 ?
师∶你举手最积极,你来。哦,你说"青青草"突显此处草茂盛,柔嫩可人,配上低小的"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这个可爱富有诗意的小乡村。
师∶一看就是热爱生活的孩子。你能用自己的话将你眼前这幅画面呈现出来吗 ?
师∶嗯,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师∶回答精简,可惜不够完整。哦,同桌建议他可以结合插图谈谈。
师∶聪明的孩子,一首词便是一幅画。那请你对照插图再来说说吧。
师∶嗯,这次你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融入感受,表示乡村生活虽简陋,但却美如画,给你犹如踏春的美好感受。
师∶通过你的描绘,如此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映入眼帘。让我们把这美好朗读出来吧!
师∶还有哪些画面让你们印象深刻呢 ?
师∶ 青春组的同学眼睛亮亮的,请你们来分享。
师∶哦,你们小组喜欢农家生活这一画面。那词人怎么描写的呢?
师∶嗯,你们不仅从"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中看到一对白发夫妇醉酒相待,乡音聊天,而且还感觉到他们无忧无虑,天下十分太平。
师∶经过上阕分析,会学习的你们自然会结合注释等,边读边想象,将瘦硬的文字转化成鲜活的画面。老师要为你们点一个大大的赞!
师∶老师有疑问了,只是酒使他们醉 ?
师∶靠窗的这位女孩终于鼓足勇气,大胆地说出想法吧。
师∶噢,不是,而是温馨美好的生活令人陶醉!你敢于发表意见,进步可真大!
师∶那咱们也跟老人一起去瞧他们的孩子在做些什么吧。
师∶微笑组的同学早就迫不及待了,有请。
师∶没错,就是大儿锄豆溪东这部分,你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描绘吗?
师∶哦,他说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
师∶你声情并茂地描述让我仿佛看到了充满情趣的乡村生活。
师∶聪明的你,哪个儿子让你印象深刻呢 ?
师∶你说一个"卧"字把小儿子天真调皮的形象刻画地淋漓尽致。
师∶是啊,如此幸福,难怪白发夫妻深深陶醉。
四、品读
师∶反复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词中有画亦有情!现在让我们跟随着音乐,想象此刻你就是辛弃疾,再次朗读把词中的美好传递出来吧 !
五、小结作业
师∶课上的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课下请同学们结合这首词的描写并发挥想象,将这幅图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