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尊严是一个国家支撑信仰和生命的骨架。一个国家没有尊严就要被侵略。今天,让我们走进《战国策》里的《唐雎不辱使命》,来看看唐雎是如何捍卫国家尊严的呢?
二、读
相信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对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文言文的学习首先要多读,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哪位同学来读一下?
好,后排这位同学,请你来读,嗯,你读的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但是呀有一句话的节奏要注意一下:“以头抢地尔”中的抢应读一声那请你再来读一下,嗯,非常好请坐。
同学们,文言文的朗读不仅需要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还要读出韵味。下面请听老师来读: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老师读完了,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要注意对字音、节奏、韵味的把握,嗯,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对这三方面的把握十分到位。
三、疏通文意
文言文的学习不但要多读,还要疏通词句。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参照课文注释疏通词句,把不理解的标画出来,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一会全班共同解答。
左边这位同学,请你来说,哦,他不明白“虽然,受地于先王”这句话的意思,好,同桌你来帮他解决,嗯,他说呀,这是一个倒装句,可以理解为:即使是这样,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土地。 嗯,你解释的非常清晰,请坐。
大家还有其他疑问吗?看来同学们的问题都解决了。
下面请看大屏幕,这是老师整理的本节课的重点词句,请同学们根据要求检查一下自己的掌握情况?嗯,看来大家理解的都很透彻。
四、整体感知
疏通完词句,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好,同学们都读完了,后排那位男生举手最快,请你来说。哦,他说呀,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唐雎临危受命出使秦国,与秦王斗智斗勇最终取得胜利的事情。
嗯,你概括的既简洁有全面,请坐。
五、局部探究
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独立思考后再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通过热烈的交流讨论,相信大家都有了答案,哪一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交流成果?
1组代表,请你来说,他们组认为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文中写到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他说,一个“否”字写出了唐雎的坚决果断。而用“受地于先王”为理由来解释和辩驳秦王,突出了唐雎的机智。这里从唐雎与秦王的针锋相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恩,你们分析的可真透彻,那请你来读一下吧,嗯,非常好请坐。
3组代表,请你来说,他们组认为唐雎是一个忠于使命的人。文中唐雎以士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列举聂政、要离的例子表明了自己捍卫国家尊严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精神。拔剑而起这一动作描写更是表现出他的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一位有忠君爱国、不辱使命的唐雎,那么秦王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靠窗这位同学,请你来说,他说呀秦王由一开始的生气到发火再到愤怒最后向唐雎道歉,写出了秦王威逼利诱的手段和外强中干的性格。他还说,文章写秦王正是为了衬托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为国家为人民敢于献身大无畏精神。
同学们,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注意语速要慢,读出秦王的胆怯心虚。
本文语言精练但是内涵丰富,请同学们熟读并背诵下来。
六、拓展延伸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唐雎以其机智勇敢和良好的口才捍卫了自己国家的尊严,那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又该如何维护祖国的尊严呢?请小组内交流,大家都交流的十分热烈,课下请同学们按照大屏幕上的要求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题目写一篇小短文。
同学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勤于学习,努力奋斗,为实现祖国繁荣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上一篇
初中语文《孔乙己》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