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同学们,朱熹曾说,学贵有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学问要学会怀疑,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看一看怀疑与学问的关系,一起走进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板书: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论点是什么呢?
噢,她说啊,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学则需疑,就是说,学习必须要有怀疑的精神。嗯,概括的既简洁又准确。请坐。
板书:学则须疑
同学们啊,既然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学则须疑,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怎样论证的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在小组内交流探讨,一会儿,派代表来分享你们的交流成果。
一组:是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证的,文中这样写道:(“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位同学说啊,这是个过渡句,承上启下,前半句中“消极”指的是被动接受别人的观点,后半句中“积极”指的是主动创立自己的观点。你们小组找的可真准,请坐。
二组:文中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国难危急”“三皇五帝”“腐草为萤”为例,论证了对于传说必须要有怀疑的精神,并且告诉人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嗯,你们小组分析的非常到位,请坐。是啊,同学们,本来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鼻祖,这样的人物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然而作者却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即使是重大的历史事实也有可能记载失误。所以,要搞清真假,就需要先怀疑,这样,才能把书本上假的东西去掉,留下的就是真的,学到了,就是你的。证明了辨伪去妄需要怀疑。
这几句话给人以震撼,让我们一起读出来!
三组:他说啊在第六段,先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清代有一位大学问家叫戴震,小时候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这里列举戴震的事例,从正面描述了大学问家做学问的态度是“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论证更加典型,更有说服力。又运用了引用论证,引用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与戴震的事例相呼应,是本文的立论站在了更开阔的高地上,更有了说服力。嗯,你们小组可真不简单,请坐。是啊,同学们,这里说出了,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写出了议论文的准确,有说服力,逻辑性强。
同学们,文章在开头先引用了我国古代学者的话,提出了中心论点,接着又从消极方面论证,说对传说要有怀疑精神,后来又扩展开,将本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传说的怀疑扩大到对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的怀疑,之后又从怀疑在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最后再从积极方面加以论证,论及它在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共同论证中心论点,全面阐述了怀疑的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
同学们,你读了这篇文章,一定有了更深的感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过去的经历或体验,和周围同学交流一下!嗯,看来同学们交流的,意犹未尽,课下,请按照大屏幕的要求,整理成一篇文字,写在作业本上。
同学们,这篇文章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心存疑问,敢于提问,不耻下问,相信啊,只要我们去研究揣摩,就一定会获得巨大的喜悦和无穷的收获。
好,下课。
-
上一篇
初中语文《故乡》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语文《敬业与乐业》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