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鞠躬),我是初中地理组 x 号考生,我的试讲题目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新课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同学们,上课前大家先来听一首歌。
师:听完了,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
生:陕北信天游。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呀!再来看一幅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很多沟壑。
师:那么,通过歌曲和图片大家能想到哪个地区?
生:黄土高原。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师板书课题)
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图,思考:我们应当如何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第二排穿红色衣服的同学你来说。
生: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师:你读图读得很仔细。
师:再来看大屏幕上的黄土高原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轮廓,说出名称及简称。第一排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黄土高原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南省等 7 省。
师:非常准确。老师刚刚在这位同学说的过程中同时也指出了这些区域。
师: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厚的黄土是怎样形成的?黄土来自哪里?请看大屏幕上的补充资料 “风成说”,再来看视频《风吹来的黄土》,大家根据视频来说说吧。最后一排手举得最高的那位同学你来。
生:黄土来自蒙古高原、中亚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师:距离沙漠的远近不同,沙子的颗粒大小有什么变化?你的同桌来说一下。
生:自西向东,沙子的颗粒逐渐变小。这些黄土的沉降过程,就像冬天下雪一样,而黄沙最后像雪花一样很均匀地飘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黄土高原。
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准确。
师:再来看大屏幕上的部分黄土地貌类型图,大家读图回答: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第三排靠窗的那位同学你来。
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师:概括得很好。
师:大家再来看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片段,结合视频及教材指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原因是什么。
生:流水作用。
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其总面积的 80%。同学们,请看 “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的实验视频,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老师一会儿叫小组代表来回答。第五小组代表来说说。
组 5:分为自然、人文两方面的因素。
a. 自然因素:地形、降水、土壤质地、植被等;
b. 人为因素:乱垦乱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
师:你们小组分析的条理清晰。
课堂活动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竞赛,同学们面对空白地图抢答山脉及省区名称,一空得一分,最终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课堂积分,期末兑换奖品。开始!(学生进行抢答)
师:好啦,时间差不多了,同学们都积极抢答了呢。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生 1:了解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以及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
生 2:了解了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生 3:了解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师:看来大家收获都很多!
师:不知不觉中,这节课已接近尾声。课下收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手段的相关资料,下节课交流。
师:同学们,下课。
结束语
我的试讲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需要擦掉我的板书吗?
-
上一篇
初中地理《农业》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地理《高原山地气候》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