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在我们正式上课前,老师要给大家欣赏一张图片,同学们知道这画中的人物吗 ?
师∶你的手快举到天花板上了,就请你。
师∶你说这图片中的人物是牛郎和织女。
师∶那你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下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
师∶凡人牛郎和仙女织女他们非常相爱,但是却遭到了王母娘娘的反对。他们的爱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就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了一座桥--鹊桥,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允许他们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师∶请坐,你介绍的很完整,真是一个小小故事家啊!
师∶牛郎织女是一个很凄凉的爱情故事,今天呢,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和牛郎织女有关的古诗,看一下这首古诗又写了女主人公织女的什么情思?
师∶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迢迢牵牛星》。
二、初读
师∶现在,老师先给大家播放名家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纠正字音,并注意句子的朗读节奏。
师∶范读播放完了,老师看到同学们听的很仔细,也有很多同学都在书本上做了标记,非常棒,这个习惯继续保持 !
师∶下面哪位同学愿意做小老师给大家读一遍呢 ?师∶你的眼神最亮,就你吧。
师∶大家说她读得怎么样啊?嗯,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师∶我听到有同学说她有一个地方节奏停顿不是很好,应该是"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师∶你再试着读一读!
师∶很好,这一次节奏把握得非常准确,请坐!
师∶现在,我们比赛来读一读,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看看哪一组读得更好!师 ∶男生先来。
师∶恩,读得很有气势 ! 师∶女生再来。
恩,丝毫不逊色,读得非常有感情 ! 师∶我们全班再来齐读一下这首诗。
师∶声音洪亮,节奏感强,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
三、析读
师∶经过我们刚才的初步学习,对古诗已有所了解。现在,老师就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古诗表达了织女的哪些感情呢 ?稍后请小组代表来分享。师∶好,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你们的讨论吧 !
师∶第一组的同学自信满满的样子,小组代表来说说你们小组的分享吧。
师∶你说你们感受到了织女的痛苦!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能找到相应的诗句吗 ?
师∶没错,就是这一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师∶走进诗意,才能走进诗情。那这句话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师∶织女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看来诗意难不住大家了。
师∶请同学们再开动小脑筋想想,通过刚才对这句话的理解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 师∶靠窗的女生,你来说。
师∶很好,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因此她郁闷不乐,泪流如雨。
师∶最后一排穿黑衣服的男生你已经快站起来了,有什么想补充的吗?
师∶你说织女由于劳而无功,眼泪如雨 !
师∶都请坐,经过你们两个的合作,老师眼前已经浮现了昔日的场景。给你们竖起大拇指!
师∶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哦,想不出来了,没关系,同桌你来补充。
师∶没错,织女在思念着牛郎的缘故,虽然身在天庭,心早已飞到了牛郎的身边,也就是说身在此而心在彼。 师∶请坐,你俩真是一对黄金搭档 !
师∶看到这样的织女,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师∶是的,感受到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师∶那你们能把织女伤心痛苦的心情读出来吗 ?
师∶果然理解得到位,读得格外有感情!
师∶老师看到第二小组的同学也跃跃欲试了,小组代表快站起来吧!
师∶你说你们感受到了织女的怨恨。师∶这又是从哪一句感受到的 ?
师∶没错,从"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这句。
师∶老师在这也有一个疑问,银河很清很浅,应该能自由往来,那为什么两人却不能见面呢 ?不要着急,想一下,老师相信你 !
师∶嗯,原来是王母娘娘的原因,她不同意织女去相见牛郎。
师∶也就是说有人压制了她的爱情。这不表达的很明了吗 !
师∶那现在你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呢 ?
师∶很好,一位女子泪光盈盈地站在水边,含怨带愁地望着牛郎的方向,爱情明明近在咫尺却又如在天涯。师∶表达的也很有画面感,给你点赞!
师∶通过刚才形象的描述你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织女呢 ?
师∶没错,怨恨中夹杂着愁苦、愁苦中夹杂着思念。
师∶看到这样的织女,你们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
师∶哦,同情。看来大家都是有爱的好孩子啊。老师忍不住给你们鼓掌了!
现在让我们跟随配乐再来朗读这首诗,同时想象画面,读出同情 !
师∶果然,带着对诗意的理解读课文,别有一番韵味 !
四、品读
师∶通过我们对这首诗的学习和了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师∶课代表,你来说一说吧。
师∶很好,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和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看来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请坐。
五、小结作业
师∶好了,同学们,不知不觉又到了下课的时间,这节课我们掌握了朗读节奏,感悟了织女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了解了诗人的感情。其实,诗歌的魅力远不止如此,课下就请同学们继续朗读这首诗,并尝试进行背诵。
师∶同时,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其他的有关爱情的古诗,下节课分享。
师∶好,同学们,下课。
-
上一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寒食》逐字稿 -
下一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五夜望月》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