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面试逐字稿 小学语文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五夜望月》逐字稿

zhuzigao 2024-12-25 10:12:23 小学语文面试逐字稿 0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诗歌的国度。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篇,使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今天,我们继续来感受古诗的魅力,请大家来分享一下你们最喜欢的描写"风俗"的诗句吧。

师∶老师听到有同学说"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师∶这是王安石的经典诗句,每到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崭新的春联。

师∶还有同学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王维的这首诗更是广为传唱,不仅描述了重阳节的习俗,更是表达出了诗人思念家乡兄弟的情感。

师∶看来大家课下都积累了不少的古诗啊,为你们的好学精神点个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十五夜望月》,去看看这首诗又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呢 ?

二、初读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名家范读,请同学们边听边划分朗读节奏,稍后老师会请大家读一读。

师∶录音播放完了,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谁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师∶你不假思索的举起了手,就你来。 师∶大家说他读的怎么样 ?

师∶恩,节奏把握的不错,语速如果再放慢一点就更好了。

师∶哦,我听到有同学说他有个字读错了,那这个字应该读什么呢?

师∶是的,应该读"栖",请你再读一遍吧。师∶这次就非常好了,请坐。

师∶在这里,老师还要强调一下这个"栖"字的书写,他是左右结构的字,同学们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小右大,这样才美观。

师∶现在哪位同学再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包含了什么信息呢 ?

师∶中间靠窗的同学,你来说。

师∶你说题目中为我们交代了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事件是诗人在赏月。

师∶那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这个"十五"是八月十五呢 ?

师∶哦,原来是从课文注释中找到的。师∶你真是个学习的有心人!请坐吧。

三、析读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这样一个问题∶古诗为我们描绘了怎么样的画面呢?开始讨论吧。

师∶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老师都不忍心打断你们了!

师∶雄鹰组的同学已经举起了手,就请你们的小组代表先来分享。

师∶哦,你们找到了月夜图。

师∶那你们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呢 ?

师∶原来是这两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师∶那老师要考考你了,这里的"地白"你怎么理解?是白色的地吗?

师∶你说不是的,这是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

师∶你分析的很到位,请坐。

师∶哪位同学说说这两句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

师∶后排高个的男生,看你犹豫的样子,勇敢一点来说说吧!

师∶哦,你说有银白的地面、熟睡的乌鸦、飘洒的冷露、芳香的桂花。

师∶那你能想象一下这个画面跟老师描述一下并说说感受吗 ?

师∶你描述的真美啊∶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你觉得这场景应该是很安静、 凄清的。

师∶请坐吧,老师希望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积极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中秋之夜仰望夜空,面对这安静凄清的画面,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师∶我听到大家说很孤独,很寂寞。

师∶看来你们小组的讨论很有成效,真的体会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那就请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吧。

师∶追梦组也迫不及待的要分享你们的成果了,小组代表来说说吧。

师∶哦,你们找到了思乡图。

师∶你们从哪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师∶原来是这两句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师∶那老师有一个问题了∶作者在这样的月夜下,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师∶恩,你说他在想"不知秋思落谁家?"师∶用原诗回答,非常机智呀,请坐吧。

师∶同学们,通过这两句诗的描述,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师∶前排戴眼镜的女生,你的眼神充满自信,你来说吧。

师∶恩,你说好像看到诗人望着天空的明月,不禁思索∶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师∶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呢?

师∶哦,你说诗人应该是一个思念家乡的人。

师∶那你觉得除了家乡,诗人还会想些什么呢?

师∶是的,可能还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也可能回忆起了过往的快乐时光。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师∶接下来老师就给你播放一段音乐,请你来朗诵一下全诗,注意读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师∶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

师∶果然,理解了课文读的就是不一样,请坐吧!

四、品读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对于本诗的写法,大家有什么见解呢?

师∶恩,你说诗人将自己的思乡之情都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让本该是欢乐团圆的中秋节多了一份清冷的意味。

师∶哦,你说作者的文笔非常巧妙,全诗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师∶是的同学们,我们也把这种写法叫做寓情于景,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习之后也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五、小结作业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又到了下课的时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作者笔下一个不一样的中秋之夜,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也会对作者的思乡之情感同身受。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下请同学们完成作业超市中的作业∶为这首诗配一副画,并写上故事。师∶好,下课。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