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京剧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
师∶怎么样,京剧是不是非常有趣呢,那对于京剧你们都了解多少呢?分享给大家听一听吧。
师∶第一排的女生你第一个举手就请你。
师∶哦,你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里面的行当有生、旦、净、末、丑。
师∶还有吗 ?最后一排的男生你来说说吧。
师:嗯,你说你知道京剧里面的动作有唱的、有跳舞的还有武打的,还听过京剧《盗御马》,你想给我们唱几句。
师∶嗯,没想到你唱的这么好,老师都被你迷住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你。好,请坐吧。
师∶同学们,京剧是我国的国剧,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和京剧有关的文章《京剧趣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同时边读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圈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词。
问题二∶思考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些方面?好,开始你们的朗读吧。
师∶大家读书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问题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老师已经把本节课的重点生字词整理到了多媒体上,哪位同学有勇气站起来读一读呢 ?
师∶穿红衣服的女生,你终于有勇气举起了手,就请你。
师∶大家说她读的怎么样啊 ?
师∶嗯,字正腔圆,非常正确,以后可要多举手回答问题呀!好,请坐。
师∶在这里老师要强调一个词语的读音"驰骋"的"骋"读cheng,大家不要错了,同时要注意"骋"和"聘"字很像,"驰骋"是骑马奔跑的意思,所以是马字旁。
师∶解决了生字词,谁来试着说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
师∶就请我们的语文课代表吧。
师∶哦,你说课文介绍了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特点。还有吗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师∶请同桌站起来补充一下吧。
师∶哦,你说表达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自豪之情。
师∶经过你的补充这个答案就完整了。你俩真是一对黄金搭档呀!好,请坐。
三、析读
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课文的哪一部分令你最感兴趣?说明理由,一会儿我请小组代表来说一下。好,开始你们的讨论吧。
师∶大家的讨论声渐渐小了,第一组已全员做好,就请第一组的代表来说一下吧。
师∶哦,你们小组对这一句很感兴趣"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的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师∶为什么对这句感兴趣呢 ?
师∶哦,你们小组觉得这里体现出了京剧的舞台睿智和艺术。
师∶你看过京剧吗 ?能说说"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都有哪些吗 ?
师∶哦,你说你在电视上看过京剧。舞台上虽然没有真马,但演员们确可以把骑马的姿态、赶马的姿态演得非常逼真。
师∶那马鞭在京剧演艺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魅力吗 ?
师∶老师看你的眼中充满了疑惑,快和你们小组的其他成员商议一下吧。
师∶有结果了吗?
师∶哦,你说马鞭给了演员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
师∶嗯,你的回答很正确,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你们这个小组的表现很棒。好,请坐吧。
师∶同学们一个小小的马鞭就能在舞台上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你们还知道哪些道具也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吗 ?
师∶嗯,对了,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布景也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师∶第三组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快来说说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吧。
师∶你们小组想要分享这一句∶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的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
(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师∶你能说说"耍了个风雨不透"是什么意思吗 ?
师∶哦,就是形容技艺精湛的意思。
师∶你们见过"耍个风雨不透"是什么样子的吗 ?
师∶我看大家都摇了摇头,那好,老师给你们播放一个视频。
师∶视频看完了,大家是不是也觉得演员们个个技艺精湛呢 ?
师∶ 你能说说这样的亮相有什么样的特点吗 ? 师∶噢,你说有点像杂技。
师∶是的,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你能说说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亮相吗 ?
师∶对了,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你们小组的表现也很棒,把掌声送给你们。请坐。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种亮相的方式呢 ?
师∶我听到有同学说,当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锣鼓忽然一听,人物动作戛然而止。
师∶你们知道这种亮相又巧妙在哪里吗 ?
师∶大家沉默了,那老师来告诉你们吧∶这种亮相,以静衬动突出打动的激烈和紧张。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四、品读
师∶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戴眼镜的男生你来说一下吧。
师∶哦,你说你感受到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
师∶你的感受很准确,说明你在认真的朗读课文了。好,请坐。
五、小结、作业
师∶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又到了下课的时间,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
师∶嗯,我听到有同学说,他认识了一些生字词,还知道了京剧中一些道具的作用和一些亮相方式。
师∶嗯,通过朗读我们还感受到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
师∶课下请同学们完成这样一份作业∶学唱一段京剧名曲,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
上一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逐字稿 -
下一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