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导入
老师引导: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是个充满爱意同时又富有挑战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学生回答:新冠肺炎疫情。
老师播放《中国速度》视频,并讲解:面对疫情大考,不同国家上交了不同的答卷,视频中短短十天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中国速度刷新了中国奇迹,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对新冠病毒疫情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抗疫措施。把眼光转向国际,看看多国专家对美国抗疫的看法。同样的疫情,中美不同态度产生不同结果,这体现了对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进而引出本节课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究。
(二)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老师举例裁缝 “量体裁衣”、农民 “因地制宜”、医生 “对症下药”、学生结合实际选学习方法等生活场景,提问这些场景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及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老师展示泰山图片,询问学生先有山还是先有对山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和意识的先后关系,总结自然是先有山再有对山的认识,山是存在(物质),对山的认识是思维(意识),但也有哲学家持相反观点,对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老师播放《第七版诊疗方案》视频,提问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学生回答能认识,因为人类能力无限,科研和医护人员不断认识新冠病毒,更新诊疗方案。
老师总结哲学基本问题,强调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根本性的,据此划分哲学两大阵营;根据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回答,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老师分享自己爱制定计划的习惯,询问学生制定计划是否重要。
学生回答重要,好的学习计划能如实反映学习实际情况,提高学习效率等。
老师总结学习计划、教学计划等属于思维问题,学习实际、教学实际等属于存在问题,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且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老师展示多国专家看待美国抗疫的图片,结合中美抗疫实际,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观点的不同。
小组 1:美国污蔑他人、躲避责任属于唯心主义。
小组 2:中国从实际出发、积极抗疫属于唯物主义。
老师讲解美国政府不顾事实污蔑病毒来源是从主观意识出发,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中国根据客观实际研究病毒、防控施救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而介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划分标准,以及唯物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三种基本形态,让第一到三组展示梳理成果。
小组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试图从具体物质形态出发说明世界统一性,把万事万物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物质性本原,如 水、气、火、土等,但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朴素和直观色彩。
小组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克服了原先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小组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老师总结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统称旧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物质世界基本规律,反映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要求和人民根本利益,中国战 “疫” 胜利得益于这种科学世界观。接着让第四到六组展示唯心主义两种形态的梳理成果。
小组 4: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小组 5: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老师总结哲学发展历史中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还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哲学基本派别只有两大阵营。
(五)课堂总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包括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如何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强调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和唯物主义信念,运用哲学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
五、作业布置
收听微信公众号 “读读马原著” 中全国接力朗读《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中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等词条。
-
上一篇
高中政治《追求智慧的学问》逐字稿 -
下一篇
高中政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