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面试逐字稿 高中政治面试逐字稿 正文内容

高中政治《追求智慧的学问》逐字稿

zhuzigao 2025-03-03 08:03:17 高中政治面试逐字稿 0

(一)课程导入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看过《武林外传》这部电视剧吗?看过这部电视剧的肯定对其中一个故事情节印象非常深刻,吕秀才用系列哲学问题说死姬无命那个片段,我们一起重温一下视频。其实哲学并不复杂,它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在大家看来,哲学是比较玄妙,甚至是很深奥的,哲学究竟是不是那么深奥、那么玄妙的呢?

(二)哲学的起源

我们刚刚选完科目,那你为什么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等)作为自己的专业课呢?

学生回答诸如 “兴趣”“基础较好”“家里原因”“其他科目都不好” 等。

从以上几位同学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作出选择的时候,依据是不一样的,但无一例外,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的,这就恰恰符合哲学中的观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刚才的讲述中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哲学是什么,但我们平时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却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哲学的智慧联系在一起了。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生活处处有哲学。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哲学的含义。

学生齐读: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

那如何理解哲学的产生,请同学们自主完成活动一,并由两个小组学生代表分别展示答案并给分析。时间要求五分钟完成。

活动一:从哲学产生的角度,谈谈你对黑格尔名言 “熟知并非真知” 的理解。

学生回答: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老师总结:哲学源于生活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高于生活是说哲学要对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追问、反思和批判,没有这种态度是无法进人哲学思考的。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是我们所熟知的,但失去了对生活经验的追问、反思和批判,我们就往往不能得到真知。哲学就是要追求真知,“熟知并非真知” 告诉我们学习哲学需要追问、反思和批判。

同学们都十六七岁了,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吗?可能大家淡忘了。那么,我们观察一下那些刚出生的婴儿,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可惜他们还不会说话;稍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口问一些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太阳会落下去呢?为什么会天黑呢?还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人会死?等等。正是这些 “稀奇古怪” 的疑问,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哲学就是为了满足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追问和思考这些问题的,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老师过渡: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哲学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神秘,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现在我们观看两个成语故事的视频,思考哲学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老师总结:司马光用了创造性思维,而孙膑的田忌赛马对事物注意优化组合,说明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一个秋天的晚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见星空晴朗,万里无云,便在草地上观察行星。他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仰头看着天空。不料一脚踩空,掉进了一个水坑里,待他明白过来,身子已经泡在水里了。水虽仅淹及胸部,水坑离地面却有二三米,出不来上不去,只有高呼救人。当路人救他出了水坑,泰勒斯说:“明天会下雨!” 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为泰勒斯在气象方面的丰富知识而惊叹。有的人却不以为然地说:“泰勒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泰勒斯对这种嘲笑只付之一笑,没有说什么。两千多年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针对泰勒斯的这个故事,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天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哲学家与路人所关注的事情有何差别?

学生回答:哲学家与路人所关注的事情不同。哲学家所关注的是一些关于世界的根本问题,路人所关注的只是 “脚下”。

那么,什么是世界观呢?

学生回答: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老师强调:“整个世界” 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个部分。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不是对世界某一部分的看法。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 “总的看法” 和 “根本观点”,而不是对某一事物的具体的看法。小组讨论:能不能说世界观就是哲学?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每个人都有世界观,有对的有错的,所以不是所有的都是哲学。

老师总结:对,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观的含义,那么,同学们是否都有世界观呢?

学生回答:世界观人人都有,只不过有些人的世界观是零碎的、不自觉的,自己可能没意识到而已。

老师举例:一位老太太上山求神为她生病的孙子祈福消灾的故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既然人人都有世界观,那么是否人人都是哲学家呢?

学生回答: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

老师总结:那这是为什么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不自觉的,还未有上升为哲学。这也是 “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 的原因。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做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那么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老师提问: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下面开始小组比赛成语典故中的方法论。

小组 1:“煲汤下盐”—— 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 “度”;“拔苗助长”—— 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小组 2:“郑人买履”—— 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刻舟求剑”—— 否认事物的运动

小组 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老师评价:大家的语文功底很深厚啊,真棒。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四)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那哲学和我们学的其他学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很多哲学家同时也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牛顿、爱因斯坦等。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具体知识,包括三类:

(1)自然科学知识 —— 认识和改造自然

(2)社会科学知识 —— 认识和改造社会

(3)思维科学知识 —— 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有区别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没有联系了呢?

学生回答: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老师总结:那我们既要学好哲学,也要学好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其他科学,不要过于偏科,那种把哲学看作是 “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 “取代论” 是错误的。

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那么具体科学是否需要哲学呢?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工作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我们来了解一位伟人,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力量,这个力量只能是来自上帝的 “第一推动力”。在有神论思想指导下,晚年的牛顿一事无成。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牛顿研究工作的得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科学家的研究工作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完成的,晚年的牛顿由于相信上帝,错误的世界观使他的研究工作陷入混乱,导致失败。

老师总结:这启示我们不同的世界观指导人们的工作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习主席曾说: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可能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偏离正确方向,走弯路,甚至失败。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那么,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我们能概括一下哲学对我们而言,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总结: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资源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六、作业布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在治疗病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这蕴含哪些哲学观点,写一篇 300 字小论文。


微信二维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