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世界各民族文化多种多样、各具特色,所以我们能进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能够推动文化的发展,包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呢?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该如何做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板书: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讲授新课
总议题: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议题一:如何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关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曾有过两种激进的观点。一种,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的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另一种,是胡适、陈序经等主张的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请大家阅读教材 “阅读与思考” 内容,谈谈这两种观点存在的不足和局限。现在开始。
看完了吗?谁想说一下?好,你来。
嗯,说得很准确。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全盘西化论抛弃了本民族的 “本”,属于数典忘宗的民族虚无主义;而文化复古主义死守传统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进行 “扬弃”,也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要反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哪种做法才是正确的?好,你来说。
很好,我们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固守传统,反对文化复古主义 (板书: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又要立足本国国情进行交流互鉴,不崇洋媚外,反对全盘西化论 (板书: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学习,先来看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面向世界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我们发展文化,要向世界敞开大门,保持开放的心态。那么,博采众长我们该如何理解呢?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是一味地全部去吸收和借鉴吗?谁想来谈谈。好,这位同学。
很好,不能一味地全部学习外来文化,要有选择的吸收和借鉴,采其 “长” 处,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正如教材中毛泽东、邓小平所说……
这是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第一个做法: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议题二:如何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外来的先进文化,不管是多么先进、优秀,它能够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吗?嗯,不能。那古代的学问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吗?对,也不能。所以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还要怎么做?
很好,还要立足国情。
因为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比如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这是我们要立足国情的原因。具体怎么做呢?请大家看到教材中毛泽东说的一句话:“不要全盘西化。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
我们去面向世界、学习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目的是什么啊?对,就是为了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促进我们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
所以说,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 “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知识小结,布置作业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请一位同学来回顾一下。你来。
嗯,总结得不错。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两点,一是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二是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这两点做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强调的是我们要吸收、要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但同时,我们不能丧失文化的民族性,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同学们觉得自己掌握得怎么样啊?嗯,老师也觉得大家掌握得不错。
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小组合作,探究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制作 PPT,论证本课所学,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升华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希望同学们都能在先进的外来文化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自身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今天的课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
上一篇
高中政治《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逐字稿 -
下一篇
高中政治《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