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类怀古诗,它们大都遵循这样的路数:诗人到了某处古迹,忆起了故人或者往事,然后借机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那么,当诗人辛弃疾来到京口北固亭这个地方,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怀古诗 ——《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习目标】开宗明义,我们先来看一下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跟老师齐读一下:有感情地朗诵全词,学习豪放词的鉴赏流程;学习本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
【破题指导朗读】同学们,我们来看题目 “怀古”,既然是怀古诗,我们读来通常会感觉低沉哀伤。但是读这首词,大家觉得是这样吗?不是,哪里应该有变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描述一下这个场面吗?我们听了都可以想象出当时将军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非常好,看来课下做了不少预习。下面大家听老师范读,标画出音节和停顿。(范读)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下这首词,一会我找同学给大家范读。—— 这位同学,同桌来点评一下。—— 你觉得最后一句表明心志,应该高亢一点。你能试着读一下吗?大家感觉怎么样?很完美了。接下来,咱们一齐读一下这首词。很好,高亢和低沉地方都把握得不错。
【再读全词,体会用典】这高亢和低沉得益于词人用典的艺术手法。下面让我们走进词作,去体会词人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读词,你对词人辛弃疾多了哪些认识?—— 一个有血性的爱国词人、一个不受重用的武将。在大家眼里辛弃疾不是文弱书生,而是一个有心杀敌的武将形象,结合课下注释思考,辛弃疾本该在战场为何却出现在北固亭?—— 他被任命做镇江知府。理想与现实如此的差距,辛弃疾的心情可想而知。于是词人登高怀古。下面大家再读全词,思考词人登高都想起了哪些人和事?—— 我看有同学已经胸有成竹了。这一小组,大退曹军的孙权、建业兴邦的宋武帝刘裕、老将廉颇,非常好,谁还有找到的?这一小组,他说刘义隆草率北伐、拓跋焘建立的佛狸祠。很好,两小组结合起来就非常全面了。短短 104 字的词作,却涵盖了那么多典故,词人用意何在呢?—— 反应这么快,你先说,他说对比,自己对比赫赫战功的孙权、刘裕,相形见绌很失落。有不同意见的吗?—— 同桌,他说辛弃疾在标榜英雄,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大家同意谁的观点?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辛弃疾此时的心情是矛盾复杂的,有雄心壮志也有现实的失落。大家体会得很到位。
另外两个典故如何理解?—— 我看大家有点犯难,来看大屏幕,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辛弃疾。—— 好大喜功、轻率出兵的刘义隆像极了谁啊,对,当时当权者韩侂胄。想起自己的抗金的峥嵘岁月,词人是看在眼里…… 对,急在心里。从哪里看出词人着急了?——“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种神鸦社鼓是一幅什么场景吗?—— 哦,百姓欢歌祈福,热闹非凡。大家想一想,这佛狸祠是金人南侵建造的,现如今汉人如此歌舞升平,你看到会是何种心情?—— 痛心!所以 66 岁的辛弃疾也开始悲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了什么样的心志?—— 老当益壮,仍要拼死在战场。
【总结提升】词人辛弃疾豪迈的一生,不禁让我们思考活着的意义。我们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活着,不仅仅为了青史留名而活,活着更多的是责任与义务,辛弃疾在六十六岁时候还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对经典最好的鉴赏就是把它背下来。课下请同学们背默全词。
-
上一篇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逐字稿 -
下一篇
高中语文《声声慢》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