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高中政治组的 ***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同学们先来看下大屏幕,老师准备了这则视频。(视频:《国家宝藏》)
师:相信同学们也都看过这段视频了,毕竟现在它现在很受欢迎,算是一个热播节目。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节目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
师:我看同学们交流得很积极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呢?好,第一排穿红衣服的女生,你先来说。
师:很好,请坐。她说是因为这部节目里的内容都充满了国家特色,以及大量的宝藏身后蕴藏着我们古代劳动人民背后的故事,每次看这部节目的时候都能感到热血沸腾。
师:这位同学说得都很好。老师也很喜欢这个节目,每次看完之后也是感触很多,那种作为国人的骄傲油然而生。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节课《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新课讲授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这里老师准备了这段视频和相关资料。(多媒体播放苏大宝奥运沙画《梁祝》并出示材料)
师:同学们观看视频和资料后想一下,用沙画形式呈现《梁祝》,体现了文化的创新,那么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有什么关系?
师:给大家 2 分钟独立思考时间,等会儿老师叫个别同学起来回答下。
师:好,时间到。我看同学们看得很认真呢。那请我们坐在后面的同学来回答。
师:嗯,很好,请坐。这位同学说苏大宝在继承传统的绘画艺术基础上,通过创新绘画材料创造出新的文化活动形式,也就是沙画。
师:回答得很好。可见,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师: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的相应位置把这个知识点画下来。
师:现在请同学们继续看一下大屏幕,这里老师还准备了这段视频和相关资料。(多媒体展示杨丽萍《云南映像》片段,并呈现背景资料)
师:同学们观看视频和资料后想一下,杨丽萍对《云南映象》的创作,说明了实践和文化的什么关系?
师:那现在老师给大家 2 分钟独立思考,然后前后四人成一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等会儿老师叫小组代表起来分享。
师:好,时间到。那请我们坐在后面的二组代表来发表一下看法。
师:嗯,很好,请坐。这位同学他说要是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师:回答得很好。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师:那谁再来补充一下呢?噢,我看咱们前排的一组的同学代表举手了,你来回答一下。
师:很好,请坐她说杨丽萍的舞蹈创作正是来源于生活以及社会实践,反映少数民族的民情风俗,才深受群众的喜爱。
师:很好,通过这两位小组代表的表述,由此可见,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师: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的相应位置把这个知识点画下来。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看一下大屏幕,看下这段资料。(资料:王洛宾)
师:同学们观看资料后想一下,在不同时期,王洛宾的创作主题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师:给大家 2 分钟独立思考时间,等会儿老师叫个别同学起来回答下。
师:好,时间到。那请我们坐在后面的同学来回答一下。
师:嗯,很好,请坐。这位同学说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正是这种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才让王洛宾的创作主题发生着变化。
师:回答得很好。可见,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
师: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三个知识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的相应位置把这个知识点画下来。
巩固提高
师:好,同学们。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随堂小问题,请同学们自主思考。
师:有人说,文化作品都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所以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文艺工作者。
师:给大家 2 分钟独立思考,评价一下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等会儿老师叫同学起来分享下。
师:好,时间到。那请我们坐在后面的同学来发表一下看法。
师:很好,请坐。这位同学说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创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付出辛勤的汗水进行创作,他们的活动是文化创新。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则是社会实践,而人民群众从来都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艺工作者是对人民群众分散、零碎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或者是直接依据人民群众提供的比较系统的经验进行整理和加工,从而使文化得以保存、流传并发扬光大。所以说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而不能仅仅说是文艺工作者。
师:总结得很好。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课堂小结
师:那课程到这里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基本讲解完毕。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
师:那么老师给大家 1 分钟的时间,把你的收获和感悟写下来,等会儿老师找个别同学来分享。计时开始!
师:好,时间到。请这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收获吧。
师:嗯,很好,请坐,她说她学习了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师:回答得很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共学习了三个重要的知识点,第一个是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第二个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第三个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作业
师:老师针对本节课内容设置了一个课后作业,结合身边的案例,思考文化创新的途径还有哪些,并记录下来。
师:下节课老师请同学来分享一下。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
上一篇
高中政治《唯物主义》逐字稿 -
下一篇
高中政治《财政促进社会公平》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