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初中音乐组 [具体序号] 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二泉映月》,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片,在欣赏的同时思考:它的背景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师:很好,这动画片音乐是 MIDI 音乐和电声乐器相结合的。大家知道的有哪些乐器的名字呢?
生:古筝、琵琶、二胡、扬琴、阮、笛子、柳琴、笙等。
师:这里面有哪些是民族乐器呢?这段音乐是什么样的情绪呢?
生:风趣、幽默、诙谐。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去学习与这段音乐情绪完全不同的音乐,由民族乐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一起去感受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二、教授新课
师:《二泉映月》是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自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拓展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 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卖艺时常演奏,阿炳称为 "自来腔",他的邻居们称 "依心曲",后来录音时几位音乐人联想到无锡景点 "二泉" 而命名。
师:这段音乐到底怎样讲述了阿炳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生活中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乐曲一《二泉映月》,在欣赏的同时我们带着问题去听,在二泉映月当中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播放音乐同时讲解下列知识)
师:听完了音乐,哪位同学说说你的感受?
生:……
师:嗯,你的音乐感受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请坐!
师:这位同学说听音乐时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形象。好,现在咱们分段欣赏。请听第一段音乐。
师:乐曲第一乐段的开端,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是在乐曲开始之前,作者已经在心里默默的说了好久了,不知不觉的发出了这声叹息,情绪忧伤沉重,仿佛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紧接着乐句表现出作者抗争的情绪,仿佛在向苍天提出来疑问,生活为什么这样艰难,人生又为什么这样坎坷?下一句突然下跌八度,进入两小节过门乐句,使高昂的情绪暂时平静了下来。
师:接下来我们再听听第二段。(播放录音)
师:好的,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第二乐段抗争情绪较第一次更加激昂、在高音上持续的时间更长,羽音 6 上颤音形成了乐曲的第一次小高潮,生动地表现了阿炳在苦难中奋力挣扎的情形,两小节过门以后有四小节大过门,演奏比较宽阔一些,体现了阿炳对生活依然充满了信心。
师:下面来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第三乐段的第一乐句把第二乐段的疑问改成感叹,然后是困惑、追寻、渴望、挣扎、奋斗。旋律经两次爬高后,曲调愈加高亢激越,感情愈加强烈凄婉,用最强的力度奏出了全曲的最高音,仿佛要将这吃人的就蛇虎砸个粉碎,高潮以后,音高骤然下跌二个八度,造成从悬崖陡壁跌入万丈深渊的气势、好像从炽热的激愤中突然被拉回到冰冷的现实之中。这里要演奏得特别安静而柔肠百转,欲诉无言。
师:最后是尾声乐段,这一段要奏得轻盈而富于幻想,以表达阿炳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末尾在询问的音调中结束全曲,好像在问苍天,为何愚贤不辨,贫富不公?其音耐人寻味,然后逐渐远去。
师:好,下面我们再次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乐曲,同时我们带着问题去欣赏,乐曲中表现了怎样的情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在欣赏这首乐曲的时候,脑海中展现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放宋飞的二胡视频)
生:……
师:好,大家的感想很多。在这乐曲里有伤感的叹息,有苦痛的倾诉,有难以排解的愁绪,也有抑制不住的激愤,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跟阿炳的生活经历是非常有关系的。
三、音乐拓展
师:让我们来看看作者:阿炳,真名华彦钧,1893 年出生 --1950 年去世 (与我国伟人毛泽东同年出生),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4 岁丧母,由婶母抚养。8 岁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音乐演奏 (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12 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20 岁时,父亲患病去世,21 岁时患了眼病,34 岁双目失明,因社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卖空,他无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的艰辛和苦难。
师:阿炳生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曾编演过许多讽刺性的乐曲,向邪恶势力挑战,如《听松》《汉好的下场》等曲目,表达了他对日寇及汉奸的极大的义愤,而他因此也成为了反动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
师:1947 年,阿炳遭国民党殴打成疾,被迫停止了卖艺生涯。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令人佩服。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
师:阿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灌录个人专辑录音带和唱片的民间艺人。
师:1950 年夏,中央音乐学院采访了阿姨、并在匆忙中录下了他所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六首乐曲。
师:这六首乐曲被收入 1956 年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阿炳曲集》,成为中国近代民间音乐研究的宝贵遗产。本来准备继续录制的,由于他长期遭受旧社会的折磨,于当年 12 月 4 日吐血去世了。
师:阿炳的死亡及数百首乐曲的失传,不能不说是中国音乐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珍品,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民族乐曲《二泉映月》通过欣赏不仅了解了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一些知识,更主要的是体会了二胡的演奏效果,乐曲的简单分析及乐曲如泣如诉、如悲如怒的情调,还有作者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生活中那种倔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他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希望同学们抛去旧观念,用睿智的眼光去认识我们的民族音乐,课后多搜集欣赏一些民族器乐曲,更深的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下课。
结束语:
尊敬的各位考官,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
上一篇
初中音乐《小鸟,小鸟》逐字稿 -
下一篇
初中音乐《伦敦德里小调》逐字稿